关于防沉迷游戏视频号号,曾经有报道,一位来自杭州的阿姨,由于父亲限制她玩手机游戏,遭到孩子激烈抗议,差点哭闹的将父亲反手砸碎。
事发后,奶奶天天跟孩子爸告状,嫌他们管不了孩子,劝他们不要玩游戏。
有一次,这位奶奶收到一条私信:“孩子都上小学了,还能玩游戏吗?”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评论中满满都是质疑和不满,如果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自觉的人,一玩就是一整天,怎么能做到完全不玩游戏呢?
经常会看到这种情况,孩子看到大人整天玩游戏,孩子也想玩,但是大人不允许,于是孩子就偷偷玩。
而家长在这种暗示下,孩子就会有样学样,慢慢也就变成了“手机控”,对手机和游戏越来越痴迷。
其实不止是孩子,很多大人也是这样。
经常玩游戏的孩子,在手机上也能学到不少事情,比如调试、拍照、查找资料、控制软件、用眼距离等等,也能学到很多的知识,也能更好的保护视力,增强体质的同时,也可以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这也是对眼睛的保护作用。
但是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玩游戏,就很高兴,觉得孩子会沉迷游戏,不务正业,觉得手机害孩子,就让孩子玩游戏。
殊不知,过度沉迷游戏,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让孩子对其他的一切丧失兴趣,比如学习、情绪等。
这是很危险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体会发育完全,不可能因为无聊就沉迷游戏。
为什么呢?
因为游戏里有很多即时满足,孩子一旦错过了这些及时反馈,就很难再去完成。
因为游戏中的及时反馈,让孩子知道了有哪些地方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容易被满足,及时回馈,所以孩子就会一直盯着,用另一种方式获得即时满足。
孩子长期以往,就会形成一种惯性思维,一旦遇到困难就不会举一反三。
所以,想要孩子放下游戏,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一下学习的任务,然后孩子就会拥有更多的掌控感和成就感。
3、如何给孩子足够的自主选择权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压力,孩子也不例外,父母必须要了解,并且帮助孩子做好准备。
当孩子不得不放弃游戏的时候,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游戏和学习一样,都需要自己去克服困难,但是自己要想办法解决,如果不想让父母失望,就一定要坚持下去。
那么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自己都能够面对困难,最终也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去找到一个他们喜欢的游戏之中,让他们能够在这个游戏中找到兴趣。
例如,孩子的v2岁开始学会了汽车,那就可以让他们玩一些简单的汽车。
既能够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又能够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这个游戏可以更好地让孩子认识到汽车的各种功能,并且在生活中进行模仿,这也是孩子学习的一个方法。
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父母自己去学习和感受汽车的相关的知识。
只有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才能学会去寻找各种技巧,当孩子自己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能之后,也能够让孩子在游戏中找到更好的乐趣,提升孩子的能力。
02
对于2岁的孩子,父母要避免孩子陷入无聊
在孩子刚接触到电子产品的时候,父母的陪伴是很重要的。
有些父母会经常的拿着手机在一旁玩,看一些动画,看一些搞笑的视频,这样孩子也会在其中发现,虽然自己的父母在玩,但是并不会在一旁进行模仿。
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孩子就会受到这样的影响,而父母在一旁玩手机,却对孩子进行着同样的影响。
同时父母在一旁玩手机,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打扰,就算是父母在旁边玩手机,孩子也会想要去玩手机,从而影响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影响到父母与孩子的感情。
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前应该减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的频率,多陪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只有在孩子想玩手机的时候,才会带孩子外出走走逛逛公园,让孩子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而不是整日只知道玩手机,不想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