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孩子网瘾

2023年3月13日21:46:00怎么治疗孩子网瘾已关闭评论

怎么治疗孩子网瘾?

澎湃新闻记者 赵树 陈芯

网络成瘾已经被定性为精神疾病。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网瘾列入精神疾病,不仅是青少年,连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成瘾包括对网络的使用、网络对生活的过度依赖、在网络中思绪万千的青少年、成年人、甚至未成年人,会被信息所吸引,甚至容易沉迷其中,对现实中的某些事物上瘾,如:看电视、玩游戏、看小说、逛街等,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网络成瘾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行为上瘾

所谓行为上瘾,就是一旦对网络产生了依赖,就会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无法自拔。这个行为的最初表现为,在幼儿园期间,一个人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人盯着,不然就不依不饶,上蹿下跳,甚至走路还要跺脚、踢腿。凡是离开了这些人的身边,他都不想走,走路就要走相反的方向,否则就会撒泼打滚。

因为他知道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就会严重影响他的学习。

情绪会痛苦!

就像我们上面讲到的,孩子在经历了一个情绪痛苦的阶段之后,会非常渴望一个物品,或者是一个异性。如果父母不给予他这种渴望,那么孩子是很难受的。

因为在他的成长过程当中,TA可能就会认为自己是不好的,是不值得被爱的,于是TA可能会不自信,甚至会出现自责的情绪,以至于对自己不自信,总是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缺陷。

甚至还会产生自卑的心理,觉得自己真的是太笨了,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如果这样的情况出现,父母可以在孩子出现自残行为的时候,及时的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尽快的解决问题,不要让孩子因为自残而产生自卑的心理。

04 孩子自残了,父母要怎么办?

很多人觉得自残很可怕,说这个时候不应该让孩子知道,或者说,要意识到孩子自残了,而是要想办法去更好的帮助孩子,因此,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首先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孩子因为自残伤害的行为出现。

那么,如果孩子已经出现自残行为,父母该怎么办呢?

父母要意识到孩子自残自残的行为,其实是孩子在发出求助信号,也在进行自我保护。

父母可以去关注孩子自残的这种行为,然后对孩子进行关注,如果孩子已经出现自残行为,父母就要和孩子及时沟通,并且尽可能多的鼓励孩子,给孩子更多的帮助,同时也要言传身教,好好陪伴,让孩子知道,父母永远都是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这是最关键的。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比如说,孩子可以说,我要买一个玩具,这个玩具是我特别想要的,因为那个玩具真的很好玩。

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问孩子,“我知道你特别想要那个玩具,但是现在没有了,你有什么打算呢?”

孩子也会因为没有得到玩具而难过,他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因此会感到内疚。

父母一定要学会去帮助孩子,让他知道,失败并不是坏事,让他知道他此刻的努力都是为了弥补曾经的错误。

3、帮助孩子调整好情绪

很多孩子会产生情绪时,会很想要发泄出来,这是一种很正常的事情,如果爸妈能理解孩子的情绪,和孩子进行共情,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理解他的,然后告诉他说:“看起来你很难过”,对于发泄情绪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宣泄口,孩子还能表达他们的不满情绪。

比如孩子打了小朋友,这个时候,爸妈就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被小朋友打了,是不是很痛,我理解你”,并且列举一些案例让孩子学会如何跟他人打回去。

要给孩子打回去,父母首先要把自己该做的事告诉孩子,让孩子了解打回去的艰难,这样一来,孩子会对打回去就会有更多的动力,并且会为之前的失误负责。

3、不要翻旧账

孩子犯错后,父母对他们的一些错误,不要翻旧账,更不能揪坏孩子的过去,翻旧账,比如“你就是不听话,在外面被别人打了”,“你就是太皮了,不听话,在家里打人”等,如果孩子还小,不懂事,父母要有原则性的指出孩子的错误,并且事先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

要让孩子知道,犯错后要承担的后果,比如打了人,要道歉,或是说谎,都是不对的,不能因为这种错误就不被原谅解。

4、发现孩子犯错就制止

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不要用“暴力”去制止孩子。

孩子出现问题时,多陪伴在孩子身边,耐心地告诉孩子原因,并且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方面,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不能因为怕被父母责骂,就肆无忌惮地犯错误;另一方面,父母也不会因为孩子做错事就惩罚孩子,让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进行弥补。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