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授孩子玩手机

2023年3月18日19:09:35德国教授孩子玩手机已关闭评论

德国教授孩子玩手机,这一招着实让人防不胜防!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美国作家查德茨也说:

“手机游戏不仅腐蚀着孩子的大脑,还会让孩子变成情感冷漠、性格孤僻、自卑甚至抑郁的人。”

网上一个网友在回忆自己的经历时说:

“我小时候是在乡下长大的,爷爷奶奶大多管不了我,我那会玩,只要我哭闹,就可以拿手机让我玩游戏。”

当时那真是一种天要塌下来的感觉。

长大后才发现,手机是如此让他入迷的东西,一玩就是一整天。

父母家人都不看好,“手机病”就像是奇迹一般降临在孩子身上。

别的孩子放学或放假在家的时间,他都在使用手机,寒暑假也是借机玩游戏。

我和妻子抱怨他们家孩子管不了,而他们在旁边吐槽我们家,说是孩子玩手机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并且有的家长看到后,也没辙,“我也是管不了,才发现孩子是用手机。”

我的姐姐,也是一位全职妈妈,自从孩子有了手机之后,简直天天就像变了个人一样,上课睡觉,家里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后来,姐姐专门跑到我这里,跟我说,她说,孩子在家总是追剧,怎么说都不听。

我说,那就让他一周陪孩子看一集吧,5分钟的内容就看完了。

结果这周的内容却让姐姐很吃惊,而且并没有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姐姐说,儿子每天都会看,但是关掉以后,又开始哭,甚至在地上打滚。

我说,你可以让他哭完,但是必须在场时不时地看着他,不能离开,看到什么就要看到什么,并且马上给与反馈。

还有,在和儿子进行沟通时,也会问他一些问题,比如,我能跟你们一起玩儿吗?他有没有想过我能在里面做什么?我能跟同学们一起玩吗?我想成为一名小学生,或者我想要玩的东西,我要什么?

这些问题其实他也明白,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我问,这就是为什么呢?

他说,因为你们也很忙,没有时间陪伴,所以我就想办法吸引你们的注意力,来让你们来跟我交流,如果你们愿意跟我一起玩的话,我想让你们来分享,如果你们不愿意,我就来找你们。

“孩子想要什么你就给他,你也不要表达,你只需要静静的陪着他就好。

“那你呢?她想要跟你们在一起玩吗?她怎么跟你沟通啊?”

“这是你自己的想法,跟我有什么关系啊?你怎么想到让她跟我一起玩呢?”

我相信,每个妈妈遇到的情况都不是一次就能处理得了的,很多家长遇到孩子想跟自己的“好朋友”聊游戏,但是都是以失败告终的,这是常态。

那怎样才能从这个角度出发,帮助孩子消除这个困扰呢?我想给家长们几点建议。

一、保持冷静

《少年说》中,有一期节目中,一个女孩抱怨妈妈对自己要求太高了。

妈妈每天要求女儿跳绳“动作快点”,自己每天回家后还要监督孩子学习,逼着女儿练习。

而妈妈的焦虑让她一回到家就忍不住吼叫,指责女儿“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上课到底听课没有!”

女儿觉得很委屈,因为自己每天上学都被妈妈这么说,自己都要崩溃了。

可是她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当时妈妈对自己说的话,自己当时的感受是“羞耻”的。

因为妈妈这样说,自己每天都会紧张、焦虑、害怕,感觉自己像是被一群苍蝇围绕,时刻担心别人会怎么看自己。

所以,她每次都会把这些负面的情绪,跟妈妈说:

“妈妈,我真的很害怕,你可以不给我看手机么?”

“可以啊,我要看好手机,我一定要看好你!”

“妈妈,你别担心,这是我和好朋友的约定,你已经答应给我买手机了,我以后一定不会再去借手机的。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