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和情感的区别(感情和情感分别是什么意思)

情感是一级概念,感情是二级概念

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这里的“未发”一般理解为“没有发生”,实际上是错误的,“未”应取其本义,即“不”,“未发”是“不发生”。然后是“如果”发生了,“都要”“中节”。

依据是,所谓“中”就是不偏不倚。“不发生”表示经常性的、主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如此的;“没有发生”表示已经过去,可能是偶尔的行为,偶尔的行为是不能定性的,即偶尔的行为你不能说它是“中”。

这里发与不发,只说喜怒哀乐,没有说爱,为什么呢?原因是爱与喜怒哀乐不是一样的东西!爱是喜怒哀乐的“始因”、背后那个依据性的存在。

爱己爱人、爱这人爱那人都不可“过”,如果过了,你看己看人看事看物就容易“发”。举个简单例子:有些父母好对孩子急急吼吼,本质上是什么原因——爱太过。

喜怒哀乐作为感情是表象形式,背后的情感即爱是始发因、根本因。后者不存在发不发的问题,而前者作为对情感的响应存在发不发的问题。

仁和中道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占有无比重要的核心位置。由爱而仁本质是不证自明的“原则问题”,甚至是带有先验色彩。但是由感情“发”与“未发”而来的中道则是纯经验性、技术性的,发了怎样未发怎样,可以具体讨论。

情感和感情处于不同的两个层级,前者是原则层面后者是技术层面;前者是一级概念后者是二级概念。儒家和宗教都有把情分成情感即爱和感情两类地倾向,都强调情感,依情感展开,抓住了牛鼻子。(后面具体讨论)。

情感是一个范畴,感情是情感这个范畴的表象表达方式、形式,就如同我们说时间是一个范畴但年月日、春夏秋冬等是它的表达方式一样。范畴是存在的,表达方式是“规定的”。

时间是相同的但表达方式是不同的,有的地方一年有四季有的地方只有“两季”、阳历一月有30天31天,阴历一月有29天30天,等等,这里有一个“合宜”的问题。

情感是相同的但表达方式是不同的,表象的感情之于隐藏在后面的情感地讨论也有一个合宜的问题:喜其应喜——爱其应爱,喜其可喜——爱其可爱;怒其应怒——爱其应爱,怒其可怒——爱其可爱……。

如果你的敌人因自然灾害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你基于自爱而流露出喜的感情,这是不恰当的,是“不应该”、“不可以”的——“爱你的敌人”。周朝时,各诸侯国就有粮食互救的惯例,而当今世界霸权国家动辄对别国封锁,造成严重的民生灾难,是“不中”的,更不要说道德了。

情感与感情一个是被“固定”的对象一个是被消解的对象。在实践层面,情感的作用过程是“自主”地由内向外延伸的,有一个固定的问题,会形成产生意识、观念、理念等。例如,人类诞生之时就自动地固定了爱(己、人),产生了自我意识,形成了自我的观念;再后来固定了母子父子之亲,产生亲子意识,形成了亲子观念;以致亲友观念、民族观念、人类共同体观念(形成中)。情感地固定是“一路向前”的。

细心的读者会问:“人类诞生之时就自动地固定了爱”,这里人类是怎样诞生的?爱何以自动地得到?答案是,人类地诞生原于古猿固定了官能情感(下一章具体讨论)。就个体人来说,是婴儿时期固定的官能情感。人有两种诞生,一是类的诞生,一是个体的诞生。

情感产生意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把外变成内的过程即由小内不断变为大内,即自爱、差等之爱、兼爱、博爱;爱己、爱人以致爱神(爱神的本质是有将万事万物纳入“我”——我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情感是粘和剂,能使“我”的范围不断扩大,它具有一性,即德性。

情感在产生意识理念的过程中,因为“一”的阶段性,所以,感情“发”与“不发”是不同的,所以会有纷争,但这种纷争会随着“一”的扩大而减少,当人们都意识到全体人类应该是“一个”共同体时,人类群体之间纷争将会消失。中国文化有天人合一的理念,所以,中国人与自然之间适应关系,所以农业社会时间非常长。

历史地看,个人之间,家族、民族之间等等的喜怒爱恨都是流变的,最终是要被消解的。

基于情感外向延伸的中国文化早已为消解喜怒爱恨提供了现成的思想:中庸思想、天民思想等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8日 上午6:57
下一篇 2022年5月8日 上午7:3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