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孩子为什么越有人越不听话)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家长说:我的孩子小时候很听话,学习好、习惯好,还愿意上各种兴趣班。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很多以前愿意做的事情,现在却变得不愿意做了呢?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内化”,是指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心理倾向和意识,主动成长和发展心理的过程,当孩子将外部要求转换为内在的自我要求时,就是在接受社会价值观的具体过程。

可以理解为人们对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事物和观点,经过亲身体验和思考后,所领悟和总结出的信念(即想法、判断、理解、观念),并发自内心地将此信念形成自我的内在规则,从而构成了一个身心统一的认知体系,并将之成为自我人格的一部分。

比如一个孩子明白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后,在没有他人提醒、要求、奖赏的情况下,每天自觉自律地认真学习。

又或者一个孩子理解了安.全的重要性后,每次过马路时,即使没有他人提醒,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也就是说,当一个信念坚定不移地进入到人的认知体系后,个体在自主自愿的情况下,能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此信念,那么这个行为就是被个体内化的结果。

这时可能有人会问,我从小就培养孩子回家后先写作业再玩耍,孩子在一到三年级时把这个习惯坚持得很好,这么说孩子应该把这件事情内化了。

可为什么到了四年级后,孩子慢慢开始变化了,回家后总是不肯先写作业,即使面对会做的题目,也拖拉着不想动手呢,这又是怎么回呢?

其实“内化”里包括了两个进程:分别是“内摄 ”与“整合”。

什么是内摄?

指孩子在不理解某样事物或规则的情况下,被动式地接受了他人(家长、老师、权.威等)的价值观和规则,并随之配合做出相应的行动。

而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孩子没有充分消化此规则,也可以对自己不太喜欢的事情参与其中。

孩子小时候对父母都有一种天然的信任,觉得他们说的话都是对的,于是妈妈说“放学后先写作业再玩比较好,这样你晚上就有更多时间玩耍啦”。

年幼的孩子在没有太多自主意识的情况下,会听从信任之人(父母)的安排,于是每天放学后,在家长的提醒或鼓励下先完成作业。

还有的孩子虽然年幼时不同意父母的意见,但因为害怕权.威,无法拒绝家长的要求,此时孩子也能够勉强地配合家长。

可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自主意识不断提升,他们开始对写作业这件事有了自己的主观判断。

他发现原来很多事情并不是如父母所说的那样,无论先写作业还是先玩耍,其实一天的整体时间都是不变的,不会因为我先写了作业,就会多出额外的时间玩耍。

这只是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并不构成玩耍的时间增加。

当孩子与父母对某件事物的价值观产生冲突时,内心就会产生质疑,或者直接推翻父母的价值观。

而人的天性是愿意遵从自己的思想,排斥来自他人的要求或命令。

如果回家先写作业这件事情不是源于孩子的意愿,那么无论家长多么精心的安排,都会随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而改变。

说到这里可能又有人问:难道我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对吗?

这时就不得不提到“内化”中的另一个进程“整合”。

什么是“整合”?

指个体对事物经过消化后,发自内心理解了一个信念或规则的意义,能够有意识、有意愿地去接收和执行。

比如:孩子刚入小学时,还不知道作业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此时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过程中,除了引导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外,还让他明白了:

写作业的意义是什么?

作业与我有什么关系?

不写作业对我有什么影响?

先完成作业对我有什么好处?

学习中遇到困难,可以怎么做?

如果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同时,能让孩子理解上面的问题,那么他对学习才会产生正向的动机和责任意识。

有了这个基础,孩子才会理解并认同学习的重要性,他的认知体系中才会植入一个坚定的信念(我应该好好学习,我要好好写作业)

只有当孩子和家长的信念形成统一后,孩子才会把父母价值观中的“回家好好写作业”这件事情坚持下去,因为他在配合家长意愿的同时,也在做自己。

当我们明白了“整合”在教育中的重要性,那是否意味着家长不能向孩子实施“内摄”的行为呢?

这时我们需要去思考一个底层的问题: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内摄”和“整合”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他们有必然性吗?

我们不妨想想,孩子出生时不知道交通信号灯的作用,也不知道什么叫危险。

面对过马路时的安.全问题,家长出于责任和担当,一定不会让孩子在马路上乱跑。

这时我们会牢牢地牵住孩子的手,并告诉他“过马路要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遇到黄灯等一等”。

可对于一个1岁多的孩子而言,也许他并不理解你说的意思,但作为家长必.须通过“内摄”的方式,坚定地教育孩子过马路的规则。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对事物有了更多理解后,我们就可以通过绘本、新闻、演示、说明等幼儿能理解的方式让他明白了:如果不按交通规则过马路,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我必.须遵守。

可见,从这个角度看,家长把社会化的一般规则通过“内摄”的方式传达给孩子,是教育的必经之路。

真.正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孩子是长期在“内摄”中成长?还是经由“内摄”完成了“整合”的完整过程?

我们需要明白“内摄”的本质是帮助孩子顺利进入社会化进程,而教育的核心是帮助孩子把“内摄”转换为“整合”。

两者的关系既是独立,又紧密相关。

如果孩子在长期的“内摄”中成长,而没有实现“整合”又会怎样呢呢?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大学生因沉迷游戏导致无法毕业的现象,这些人当中,有部分人还是当年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考上了好大学。

经了解发现,他们从小在父母的监督和严格要求下,不能随意使用电子产品,所有时间几乎都被安排在学习中,在父母的管理下,才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可上了大学后,因为没有外力管控,生活突然变得自由,他不知道生活的目标是什么,于是开始玩起电子游戏,结果因沉迷电游而肄业。

这样的孩子,从小在家长的灌输和要求下认真学习,为了完成父母的期待,努力考上好大学,但却从不知道学习的意义是什么,也不知道人生目标是什么。

当有一天长大了,父母不在身边监督时,便失去了生活方向,这就是典型被过渡“内摄”的结果。

那一直在“内摄”中成长的孩子,有没有幸存者呢?

答案是(有)!

很多孩子从小也在“内摄”中长大,不断被外界要求认真学习、要追求好成绩。

而他们确实上着好大学,有些也找到了好工作,但他们的内心总是对生活感到不满意,难以获得快乐的感觉。

国家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因为据多家大学统计,大学一年级的新生中,其中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认为学习没有意义,还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有人生意义,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

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中披露,近年来我国的忧郁症患者已开始年轻化。

忧郁人数的比例为(小学生占10%、初中生占30%,高中生占40%),他们每天虽然坚持上学,却在生活和学习中感到无意义、无目标。

实现生活中,有些人经过长期“内摄”也能获得高成就,在他们的信念中通常认为:学习好、工作好才值得被接纳。如果学习不好、工作不好,就难以接纳自己。

他们除了不断要求自己表现优.秀外,不知道生活还有什么意义。

事实上,即使他们已经足够优.秀,却仍无法从中获得满足和快乐,甚至感觉人生无趣。

这是因为他们从小到大的满足感都是来自于外界的认可,而不是来自自我的选择和热爱。

所以他们即使表面优秀,但内心依然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心理学称这种普遍的现象为“空心病”。

《生命的探问》一书中提出:在人类的生命意义中,有很大的组成部分是来自对“我们应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的思考和行动。

 

人的一生会不可避免的遭遇痛苦,但只要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那么他的整个人生就会充满力量。

一个人的成就,不仅依靠外在的能力体现,还依靠内在的精神力量和自身不断探索的精神。

因此,“内摄”到“整合”的过程,是社会价值观内化的必备手段,也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必经之路。

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既要帮助孩子理解、适应社会化的一般规则,又要帮助孩子找到生活和学习的意义,从而点燃内在的自主动机,活出真实绽放的自我。

家长要如何帮助孩子从“内摄 ”转换为“整合”呢?

01、把抽象道理具体化

很多家长喜欢对孩子讲道理,希望把一切真理告诉孩子,于是总用成人的视角对孩子说教,孩子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可能盲目听从,也可能不听从。

为了避免这两种情况,其实我们可以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帮助孩子了解规则的意义,让他们带着理解去遵从。

比如:想教导幼小的孩子“玩火很危险,不能乱玩”,家长可以在孩子面前做现场示范,而非说教。

在一张纸上点燃火苗,让孩子看见整个燃烧的过程,从中引导他去感知火的破坏力到底有大。

这个过程,就是把成人口中的危险二字转化为孩子看得见的事实。

孩子才能理解为什么不要玩火,而不是因为妈妈说不能玩、我才不玩。

再比如:想教导中高年级的孩子“不要乱花钱,要合理消费”。

最.好的方式就是家长每月给孩子固定的零花钱,让他学会自我管理。

当金钱变成孩子的独立财产后,他才会有意识地去支配和分析。因为这时所节省出来的金钱,与自己有直接的关系。

慢慢地,孩子在使用的过程中就会做出自我总结:原来当我支出多了,存款就会减少,原来有些东西我可以不购买的。

当孩子通过亲身体验认同了这个信念后,就会本能地进行自我约束。

如此一来,“合理消费”的金钱观就会构成他自己的认知体系,不容易被他人所干扰思想。

用具体且形象的方式解释抽象的概念,是帮助孩子理解规则的有效方法。

02、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当孩子进入学校,就开始正式步入社会,需要遵守各种社会规则。

如上学不能迟到、上课不能讲话、和同学相处不能打架等。

面对种种规则,有的孩子因为害怕老师权威而盲目遵从,有的孩子总是控制不住违反纪律。

只有我们帮助孩子看见规则的意义和作用,让他明白这么做的必要性,他才能把外在的要求内化到心里,从而带着认同去自觉遵守。

比如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转到小学,上课时总想说话。

我们可以对他说:“嗯,妈妈知道你很想说话,但是班上有几十个同学,有很多人都想听老师讲课,如果此时有人讲话了,他们就会听不清知识点,那么当天的作业就不会做了。如果你也遇到了喜欢的课程,而旁边有同学讲话,你的感受舒服吗?你希望同学怎么做呢?”

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帮助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让孩子感受到规则的作用,他才能更容易体会和遵守。

03、帮助孩子找到意义

接受义务教育是孩子走进社会化进程的必经之路,但事实上很多孩子每天上学,却不知道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所以在课堂上常表现出思维发散、无心向学的现象。

这时家长们会说”你要认真学习,将来考上好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

但对于缺乏生活经历的孩子而言,从没有为生活奔波过,根本不理解好工作和好生活有什么必然关系。

家长把自己的认知强行灌输到孩子身上,表面上像是体现了父母的尽职之心,实际上对孩子并没有太多帮助,有时还会让孩子感到厌烦。

教育学中有一个“学习动机理论”,意思是内在有一股强烈的力量激发和推动着一个人,让他愿意为了某一个特定的目标而努力。

因此,想要孩子拥有强烈的学习目标,需要先激发他的自主动机。

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写道:人类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是其主要的动机,这种生命的意义是独特的,因为它只能是由特定的某个人来完成的。

可见,无论家长觉得学习对于孩子进入社会有多么重要,但如果孩子自身没有感知到学习的意义,就无法发展出学习的动机。

而无意义感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孩子没有把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他不知道学习知识有什么用。

其实学习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所有的教育也应该基于生活。

只有把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时,才能让知识产生价值,从而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期望价值理论”,是指个体完成各种任务的动机。是由个体对这项任务成功可能性的期待,以及对这项任务所赋予的价值所决定的。

个体自认为达到目标的可能性越大,从这一目标中获取的激励值就越大,个体完成这一任务的动机就越强。

如果将这个理论应用到孩子的学习上,就意味着孩子越是觉得学习有价值,越能在当中找到胜任感,他就越愿意投入其中家长可以怎么做呢?

比如低年级的孩子刚学习了数学计算,为了让知识与生活产生关联,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到商场,给孩子50元进行购物。

然后请他帮忙计算这些钱能买多少东西?如果金钱不够,可以如何进行重新分配?最后对孩子的帮助表示感谢。

这个过程就是让孩子知道,原来数学不仅是书本中的那几道算式题,而是能真正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这时数学才有可能在孩子心中产生意义感。

再比如初中的孩子开始接触物理,家长可以多和孩子一起探讨各种生活现象。

如果孩子喜欢打篮球,我们可以引导他去观察,为什么篮球离开球员的手后,仍然会以相同的速度继续旋转?为什么后旋会有利于射篮?……

通过交流,引导孩子思考物理中的摩擦力原理:篮球碰到篮筐后会受到篮筐的摩擦力作用,同时与篮筐的碰撞会削弱球的能量,此时会带动起球的旋转力。

当孩子把物理与自己喜欢的事物关联在一起后,才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兴趣和探究精神。

当他能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上课时,就有了明确的学习动机和目标。因为这时的课堂知识,已经与他的兴趣息息相关。

生活中,引导孩子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建立联系,并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提升孩子对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找到学习的价值与意义。

随着年龄的增长,直到孩子对社会有了一定认知后,我们就可以与他探讨学习与未来发展的关联性。此时,学习的意义又会在孩子的内心再次得到升华。

04、保护孩子的个性化

很多家长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进行社会攀比,很少重视孩子其他方面的兴趣和天赋,从而错过了培养孩子特长的发展。

根据”优势效应“认为,一个人的天赋优势被发现,并得到充分发挥后,才更容易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获得成功和自信。

生活中,很多家长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看到别人学钢琴,也帮孩子报钢琴课。看到别人学画画,也帮孩子报了画画班。

其实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兴趣都不一样,适合别人的东西,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

只有发现孩子的兴趣,找到擅长的领域,呵护个性的发展,才能让孩子实现自我。

虽然我们知道帮助孩子内化社会规则的重要性,但同时也要客观地看到社会规则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一种规则能成为社会化进程,让每个人都遵守,当中一定存在普适性、必要性、统一性、服从性。

那么,孩子在内化社会进程的过程中,为了配合社会的一般性要求,必然会失去很多个性化的色彩。

如何让孩子既融合社会化,又发展出独特的个性化呢?

积极心理学家彭凯平表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并不简单地灌输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要扩大孩子内心的疆界,扩展孩子的认知,引发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并从中进行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实现。

父母要用引导的方式来点燃孩子内心创造力的火焰,给他们更多机会去尝试,并充分地发挥孩子的优势”。

因此,家长发现孩子的爱好、保护好孩子的兴趣、提供可坚持的方法、给予支持和帮助、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

让孩子在喜欢的事物上充分体验到心流的过程,便能帮助孩子发展出真正的热爱之情,最后发展出自己的优势。

此时,孩子就可以将外部要求(社会化规则),和内在动机(个性化自我)完美结合在一起,既能顺利地融入社会,又能成为最好的自己,最终获得幸福感和价值感。

事实上,人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大脑会释放出大量的积极情绪。

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使人们更开放。他能敞开我们的心灵和头脑,使我们善于接受和更富有创造性”。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是帮助孩子适应社会化、保护个性的发展、找到生活的意义、追寻自己的热爱、体现实在的能力、获得自我的价值、拥有幸福的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13日 下午9:01
下一篇 2022年5月13日 下午9:04

相关推荐

  • 湖南女孩子网瘾严重如何处理

    湖南女孩子网瘾严重如何处理 网瘾的过程,是青少年身心和社会系统的逐步完善和发展,也是需要将青少年网瘾行为严重矫治的阶段。 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助你们领悟什么是网瘾? 网瘾,又称网络成瘾…

    孩子教育 2023年2月9日
  • 青春期男孩不上学怎么办

    青春期男孩不上学怎么办 在青春期,许多男孩可能会出现厌学情绪,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有时候,男孩可能会感到焦虑或紧张,或者他们可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和天赋与学校的课程不符。当男孩…

    孩子教育 2024年2月23日
  • 青少年网络成瘾怎么办

    青少年网络成瘾怎么办?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15日电(记者 张芳)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网络成瘾与物质使用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要求在本…

    孩子教育 2023年2月18日
  • 下雨在家陪孩子的说说

    下雨在家陪孩子,是一种让人感到温馨和放松的体验。在这个天气里,我们可以放下繁忙的工作,陪伴孩子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家陪伴孩子的经历和感受。 当我下雨天…

    孩子教育 2023年5月16日
  • 孩子玩手机校长训话

    孩子玩手机校长训话引人深思 针对孩子玩手机校长训话引人深思 杭州11岁的孩子玩手机了,家长训斥孩子:你才多大的年纪,还玩手机,长不长眼睛?都不能玩了?孩子看见家长这么生气,就很不高…

    孩子教育 2023年2月25日
  • 测你孩子的心理健康

    测你孩子的心理健康 作为家长,我们的责任是为我们的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够茁壮成长。心理健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涉及到我们孩子的社交能力、情绪稳定性、自我认知和创…

    孩子教育 2023年8月19日
  • 初中生孩子叛逆的表现

    初中生孩子叛逆:挑战家庭和社会的防线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初中生孩子叛逆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叛逆是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家长、学校和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模式和行为模式进行反抗和挑战。初中…

    孩子教育 2023年8月23日
  • 三年级的小孩不愿意上学怎么办

    三年级的小孩不愿意上学怎么办(三年级的小孩不愿意上学咋办)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三年级的女儿到学校门口了,又不愿意去学校了,又被带回了家,真心累,真的没办法了,上半年在家呆了2个多…

    孩子教育 2022年12月24日
  • 我变勇敢了心理健康教案小班

    标题:我变勇敢了心理健康教案小班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培养我们的勇敢精神。勇敢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可以让我们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更加坚定和自信。在今天的教学中,我们将通过一些互动…

    孩子教育 2024年1月12日
  • 高三孩子饮食怎样调理

    高三孩子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面临着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和考试压力,需要合理调节饮食,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能量,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1. 保证营养均衡 点咨询…

    孩子教育 2023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