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怎样让孩子懂规矩

家庭教育怎样让孩子懂规矩(管教孩子的技巧)

美国气质学专家玛丽.西迪.科尔金卡曾经说过:“与孩子相处就像跳舞—向前两步,退后一步,暂停,再开始。对舞步越熟悉,你就跳得越轻松。”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电影《垫底辣妹》中,女主沙耶是一个非常叛逆的少女。

 

她沉迷于玩乐,不思进取,是那种已经被老师放弃了的差生中的一员。

然而,沙耶的妈妈却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女儿。

当高三的女儿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补习,依然成绩垫底的时候,

妈妈不是责备沙耶,而是温柔地对她说:

“如果觉得太累了放弃也没有关系哦,你已经很努力了嘛。”

当女儿拒绝交出抽烟的朋友名单时,妈妈没有强行命令女儿交出来,而是坚定的和女儿保持立场一致:

“这孩子不想背叛朋友,真是好孩子;对于这样什么都不说的女儿,我深感自豪”

就这样,沙耶在妈妈的支持下,变得自信而无畏。

因为她知道:“无论我是好是坏,我都是被接纳的,被爱着的。”

这样的沙耶,最终成功逆袭,考上了名牌大学;

然而,很多父母在面对自己的孩子叛逆、平庸的二十号,并不是像沙耶的妈妈那样,坚定的选择相信的孩子,并且战争孩子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而是怀疑、批评、否定、打击自己的孩子,最终的结果只会将孩子越推越远。

一行禅师说过:

对于任何人,我们能赠予的最宝贵礼物就是我们的关注。当我们的意识拥抱所爱之人时,他们就会如花般盛放。

孩子也是一样,他们更需要爱和关注。更需要父母的认可和尊重。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不吼不叫:如何平静的让孩子与父母沟通》中提到的父母管教孩子的4C法则。

管教的4C法则:沟通(Communication),选择(Choice),结果(Consequences),连接(Connect)。

1,沟通,即Communication

沟通是连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桥梁。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

“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 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 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 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

沟通的时候,怎么说、什么时间说、对谁说,说什么,每一个点都非常重要。

1)沟通首先要简短且具体简单

这一步解决的是“怎么说,什么时间说”的问题。

发现问题立即沟通,而不能“秋后算账”。

问题行为都具有时效性,如果在问题发生的当下不和孩子沟通,而是过后沟通的话,孩子内心就会有被冤枉了的感觉。

这种情况非常的不利于亲子之间信任的建立和感情的交流。

同时,要对事实做简短具体的描述,提出简单的要求。

比如说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写作业的时候,你不能跟他说很多,说的多了就成了唠叨,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我们只需要告诉他“你需要先写作业才能看电视”,以及”如果不写作业,明天老师就会批评甚至惩罚你“这个后果就可以了。

2)简单的示范和解释

如果你的要求孩子不理解,可以做简单的示范和解释。

蹲下来和孩子目光平视,然后平静地告诉他,你不可以做什么。

这个时候应该做到和缓而坚定,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情绪和缓,但是态度坚定。

比如说你要求孩子,不可以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

那么态度就应该坚决,比如说乱扔玩具,那我们可以在固定的一个时间段内不给他再买新的玩具,并且乱扔的玩具需要他自己去整理好。

这有个前提,那就是我们要提前和孩子一起,制定出一个孩子能接受的规则。

就像不能乱扔玩具这个行为,需要自己守时整理好自己乱扔的玩具。

而如果不收拾整理的后果,则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里不能玩玩具或者不能买新玩具等。

3)多使用鼓励性的言词

不仅仅是语言,包括其他的诸如态度、语调、面部表情、身体姿态等等,所有的微表情微动作,都能够透露出你的情绪。

有人说过,孩子是一个天生的外交家。

他随时随地都在观察你的行动和语言,来以此确定你现在的情绪,以及他接下来会采取得行动。

如果此时父母表现得是焦虑和暴躁,这主公情绪就会踹第给孩子,孩子就会远离父母,并且会被父母的额情绪感染,也陷入到焦虑中。

如果此时父母表现出来的情绪是和缓的,孩子就会愿意进一步和父母进行沟通。

2,选择即 choice

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有多重要呢?

在要做出选择的时候,孩子要在大脑中完成无数的情报处理,他们要学会分析,对比,思考,并下定决心,以及要承担这个选择带来的后果。

首先,选择应该是在真实的可实现的条件里来进行选择。

比如说我们可以问孩子,

你是现在写作业还是10分钟之后写作业?

你是先看一会儿课外书还是先做数学题?

多使用这种封闭式的提问,让孩子去做出他认为的有利于他的选择,并且这种选择的方向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其次,选择要简单,最好是2选1。

就像我们刚才说的,你是现在写作业还是10分钟之后写作业?

大部分孩子,会选择10分钟之后写作业,因为在他的印象里,这个选择可以“让我可以再玩10分钟”。

并且做出这个选择之后他的心情会非常的愉悦,10分钟之后我们只是要稍微提示他一下就可以达到目的了。

最后,不要征求意见,比如“行吗?”

我们在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时候,不要问他“行吗?”

因为当你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孩子就会在内心里做权衡,并且他会得出一个结论“我可以说不行”。

同时也会削弱父母的权威。

在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给他提供可选择性的条件或者结果,而不必过于征求他的意见。

3,结果即 consequences

结果非常重要。

当我们给孩子提供了可选择的条件,孩子也做出了相应的选择后,那他就应该承担这个选择带来的结果。

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让孩子承担自己的选择产生的后果。

比如不写作业,父母不必因为孩子不写作业而大吼大叫,或者生气发脾气。

孩子不写作业到学校去,老师肯定要给予他批评以及相应的惩罚,这就是他应该承担的自然后果。

与其父母大吼大叫,不如让孩子承担这个被处罚的后果。

等到孩子在学校被处罚了之后回到家,我们我们再和孩子平静地沟通。

告诉孩子:

我今天知道,你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了,你也很难过,我很理解你;

这是共情,让孩子知道他的感受是被理解的。

我小时候也有过同样的经历。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也有过这样被老师批评的经历,被老师批评不是那么难以接受的。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明天不会继续被老师批评吗?

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既然我们今天被批评了,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避免明天不被批评呢?

在这个时候我们尽量不提建议,让孩子自己去说。

很多父母在这个时候会话比较多,比如给孩子提出建议,

我觉得你应该怎么样,我建议你应该怎么样……

其实父母越提供建议,孩子心里越抵触。

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引导他自己说。

你觉得怎么样做才能不被老师批评呢,甚至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呢?

如果孩子自己说,那我今天回家要认真写作业,把所有的作业都完成了,明天就会得到老师的表扬了。

这个结果就是我们想要的。

有了这个结果,孩子自己说出来“我要把作业完成了”,那么回到家之后,我们只需要做陪伴和合理的监督就可以了。

4,连接即connect。

父母应该多和孩子建立情感上的连接。

就拿陪伴这件事情来说,很多父母觉得:

我只要陪着你就可以了。

所以很多人会错误地认为,

我坐在旁边抠手机,你在那里玩我就是陪伴你了。

事实上真正的陪伴,是要和孩子一起互动和交流,要和孩子是要和孩子达到情感上的一种连接。

优秀的父母,总是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真实地参与到孩子的游戏当中,给孩子声情并茂地读一个故事,并且分享自己在读这个故事时的感受,然后再引导孩子讲出来他在听这个故事的感受。

这样产生的连接远远比你单纯地陪在他身边要好得多。

我们常说人是有感情的动物。

那感情从哪里来呢?

从父母的倾情情陪伴,用心呵护,爱意满满的关怀中,言语切切的沟通中,慢慢地建立起来的情感。

这样的情感才能称之为连接。

正面管教的创始人简·尼尔森博士曾经说过:

赢得一个孩子最好的方法,是以和善、坚定、尊重的态度,先和他们站在一边,让孩子在被理解和支撑中得到自尊感和归属感。

充分接纳孩子、尊重孩子,是建立和孩子之间亲密关系的前提,也是管教孩子的前提。

而在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也是我们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

以沟通为前提,以选择为方法,以结果为导向,通过情感连接的方式,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也帮助父母坚持自我的探索和追求,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会的。

点个“赞”吧,一起做智慧型父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21日 下午3:58
下一篇 2022年12月21日 下午5:16

相关推荐

  • 田阳区有戒孩子网瘾吗

    田阳区有戒孩子网瘾吗?从现在开始,来看看 1. 没有网瘾网瘾,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不是每个人的孩子沉迷网络都是网瘾。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20日
  • 大人玩手机不陪孩子玩

    大人玩手机不陪孩子玩,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家庭问题。尽管家长知道玩手机对眼睛和身体健康有害,但仍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尤其是在孩子正在玩耍的时候。 事实上,过度使用手机不仅会损害眼睛健…

    孩子教育 2023年6月1日
  • 女孩子蹲在地上玩手机的正面照

    女孩子蹲在地上玩手机的正面照,都是把头写成一个手机,手机上有IP68防尘防水等级认证,手机的性能非常出色,身上像是有4G的高密度膜,5G 内存,可见性能非常不错。 那么手机是如何照…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23日
  • 高中怎么劝孩子不玩手机呢

    高中怎么劝孩子不玩手机呢?有一句话说得好:“亲情之苦,难为良苦”,初中的时候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被照顾,但是到了高中以后呢?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认为手机就是手机,只要孩子不在身边,就是对不…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30日
  • 如何拯救沉迷游戏的孩子教案

    如何拯救沉迷游戏的孩子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中游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对于某些孩子来说,游戏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主要内容,甚至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社交和…

    孩子教育 2023年7月2日
  • 十年后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

    十年后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十年后有什么区别? 美国西北大学研究发现,每天玩手机超过68分钟的人比每天玩手机少了43分钟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要高。 近期,英国《每日邮报》更撰文指出…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28日
  • 家长玩手机对孩子眼睛的危害

    家长玩手机对孩子眼睛的危害,至今还在不断的传播着,以至于每隔20分钟都会检查下一次,而为了预防近视,一般来说,我国就有“2类”健康的手机,占到2018年的四分之一左右,分别是看手机…

    孩子教育 2023年2月11日
  • 孩子爱玩手机卡通图片

    孩子爱玩手机卡通图片,妈妈指责孩子 (1)小编有话说: 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一旦看到孩子玩手机,那么必然会吐槽,这也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们会发现…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17日
  • 14岁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反感家长(14岁孩子青春期的表现)

    14岁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反感家长(14岁孩子青春期的表现)   家庭教育是每一个父母必修的课程,国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进法,主要是如何通过家庭教育的培养,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

    2022年7月22日
  • 小孩子不爱出门只玩手机

    小孩子不爱出门只玩手机,是一个普遍现象,这次借着这个假期,我和我孩子一起出去旅行了解孩子。 游玩时,孩子们会问我:“妈妈,我们在游乐园里玩了什么?”我会说:“有滑梯,有赛车,有轮滑…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