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游戏闭门7天考上北大!如何把握这个关键时期?
寒窗苦读十几年,一个高中“关头”,12年漫漫寒窗苦读,仍在某个阶段的问题,无法自拔,并且容易患上“精神疾病”,生活无望。
这无疑是不少家长苦恼的事情。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这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学习而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惩罚,或是家长的严管,甚至导致他们辍学、患上“网瘾”。
有些人甚至会因此沾沾自喜:“反正学习又有什么用,还不如不读书了,说不定以后当服务员。”
我曾接触过这样一个高中女孩,从小就被父母逼着学钢琴、学英语,父母给孩子找了不少培训班,但是孩子始终都不喜欢,因为他觉得自己不擅长这个行业。
终于有一天,在一次父母和朋友们聊天的时候,他突然说:“唉,父母从来都是逼着我学,我在家里什么都不敢做,就像个机器人。”
“我能完全按照父母的要求做,但是无法反抗。”
“其实我很想学好,但是每次父母让我做什么都很抵触。”
“学习和考试的时候,父母总是在耳边唠叨,让我感觉很烦,自己成绩也不好,他们还总是拿我和别的孩子比较。”
“其实我也很想学好,可是每次父母让我去学习,又总是让我去学习,总是让我去和他们说学习的重要性,我也只能默默努力,但是我真的很烦,我现在真的没有办法了,我现在真的不想学习了,以前学习有用吗?现在全部都是白学了,我现在一点兴趣都没有了,我觉得不学习就没意思了,就不想去学校了。”
..................
一个个案例故事诉说着一个个无奈的“假期综合症”,孩子们的心理状况千千万万,表现出来的行为更是让家长们伤透脑筋:
假期综合症,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几乎都是一场人生的大考。
虽然长假结束了,但是,不少孩子的情绪还没有调整过来,复学复学,即将到来。
“这是个恶性循环”,该如何应对?
01
其实这不仅仅是个问题,近期,有不少孩子也在家长群中反映了类似的状况。
说起这种情况,很多家长都感到很无奈:孩子不愿意上学,一拿起书就想睡觉,拿起手机就想看一看,怎么劝都不听。
家长的好言相劝,换来的却是孩子的更加变本加厉的反抗,弄得家长束手无策。
归根到底,是因为孩子厌学,才会走到这个问题的根源。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摆脱厌学呢?
1. 提高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感,是指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认可程度。
通俗易懂的来讲,就是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对于自我价值的肯定,能够让孩子减少自我否定的次数,从而减少自我否定的次数。
比如,有一个孩子说自己语文成绩很差,觉得自己是学不好语文的。
我问他,你觉得语文成绩差的原因是什么呢?
他说,不喜欢语文,觉得语文老师教得太严厉,内容枯燥无味,自己不喜欢。
我接着说,是因为你感觉到语文老师对你的否定,而且觉得老师太严厉,你感觉到了不喜欢。
这里是感受和认知的两个方面,感受和认知的两个方面。
认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受、认知。
那么,孩子会怎么样看待自己的语文老师呢?
他会想,我如果不喜欢语文老师,老师有什么办法?
他会想,老师总是那么凶,我以后不喜欢数学老师,我怎么能好好学习?
他会思考,如果我以后做一个数学老师,每天都要讲一些新的数学题,我会怎么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他思考了一下,发现自己的答案,然后就不会了,如果不喜欢这个老师,那么也可以不喜欢。
孩子讨厌数学老师的理由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出来,有可能是因为他无法胜任这份工作,胜任这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