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少玩手机多陪孩子一封信_

2023年3月12日01:42:40家长少玩手机多陪孩子一封信_已关闭评论

家长少玩手机多陪孩子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亲爱的朋友,谢谢您给我的孩子用了这么多的“沟通”,他们的“交流”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你都多大了,还给你讲故事,可你现在却任性,不听你的,现在社会上也有很多人玩手机成瘾,所以我为你的手机“忧心忡忡”。

你明白了吗?

可是,我这里盛怒之下说的“苦口婆心”你是懂不懂?

在你的世界里,和你小时候完全不同的,因为你,我的世界里,只有手机了。

我要给你讲讲,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爱手机,爱你,因为你的存在而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可爱,甚至,比你妈妈小时候还要可爱。

但是手机对于一个普通的成年人而言,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前几天,有个朋友来找我做咨询,他的孩子今年高考,分数在550左右,

已经是超一本线的水平了,

这让他一度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未来,特别想让孩子能够戒掉手机。

我跟他说,你可以玩,但是手机在手游玩得正兴奋的时候,你要控制住自己,不要让自己眼睛受影响。

现在的孩子在网上都很容易接触到一些弹幕,他们在玩这些弹幕的时候,你觉得怎么样?

孩子肯定会说你可以。

他一定会问你同样的答案。

长时间玩手机对孩子的眼睛有伤害,如果不及时纠正,势必会影响孩子的视力。

所以说,你不用去限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只要让他的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其他的事情都可以不管不顾。

手机对孩子的利弊

在现在科技发达的社会,手机的功能很多,对孩子的学习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比如在上课的时候,孩子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上课、下课的时候都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这对孩子是有好处的。

还有父母的陪伴

,有时候孩子就想多了解点手机的功能,当孩子玩手机的时候,父母可以在旁边安静地陪着,这样对孩子的安全也有好处。

但是在孩子长时间看手机的时候,父母可以经常把手机放在一边,跟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孩子在和父母的互动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

二、孩子玩手机危害有多大

1、 影响身体健康

手机会伤害孩子视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沉迷于手机对孩子的危害,却不仅仅是这种表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医生王奕權主任医师表示,手机成瘾和手机成瘾等行为上瘾类似,都是在早期的时候没有得到满足的结果,当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段,就会出现很多行为上瘾。

1、社交软件暴击孩子注意力分散

孩子对手机的沉迷,会导致社交软件暴击孩子的注意力。

一项研究表明,孩子连续玩20分钟手机,视力平均会下降到43.8度近视。

其实不仅仅是孩子,成人长时间玩手机会影响到身体的,还有不少孩子,因为长期保持一个姿势看手机,颈椎病、肩膀疼痛、脖子酸血贴斗鸡眼等问题都会找上门来。

1岁以内的婴儿除了吃奶、排便,最好远离手机,手机在手、手、眼、脑,容易让宝宝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影响到宝宝的发育。

2、容易形成惰性

有一些孩子看手机上瘾,其实是习惯了手机里的世界,手机里的世界好友不多,游戏也不多,全部都是电影画面,这样的生活,宝宝想要不被吸引,自然会选择看手机。

3、影响睡眠

妈妈们要知道,让宝宝们不看手机,可是一整天都不行啊,尤其是晚上,肯定要看电视,不睡觉。

在孩子还没出生前,就让他们处于安静的环境中,不要给孩子玩手机,特别是如果孩子哭闹不止,家长也不要妥协,可以用玩具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而手机里的游戏,对于孩子来说,就是被动的一种刺激,所以孩子并不知道手机有多么好玩,自然不会主动去玩手机了。

4、影响睡眠

有研究表明,长期沉迷于玩手机的孩子,会在晚上睡觉前玩手机,过于明亮的手机屏幕,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孩子睡眠严重不足。而且还可能会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活力和学习能力。

如何让孩子不再沉迷于手机?

以上的方法,都是经过实际案例验证后有效的,因为孩子没有成瘾,家长对于孩子玩手机问题也要重视起来,切记不要让孩子在手机里寻找乐趣,避免陷入网瘾无法自拔。

左养右学教育总结11年经验,导致孩子成长与学习的问题,基本上包含着这四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孩子自身的原因,重要性占50%左右:

孩子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动力;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有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否有良好行为习惯;是否有沉迷于手机网络;是否有自信心学习。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