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机作业拖拉怎么办

2023年3月11日14:56:05孩子玩手机作业拖拉怎么办已关闭评论

孩子玩手机作业拖拉怎么办?当孩子玩手机,喜欢玩手机时,你在干什么?

孩子一放学,家长就会给孩子唠叨:你学习不用心,不专心,每天就知道玩手机。

不懂得怎么安排时间,这是最常见的坏习惯。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家长,那么你一定是非常乐意帮助孩子的,那么不妨大方一点,告诉孩子:你拥有控制手机的权利,但是你需要自己合理安排手机的时间。

或许很多家长不以为意,这是不可能的,你可以将手机由家长保管,等到孩子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后,再让他自己管自己。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所反映的孩子偷玩手机的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而不是靠打骂来解决。

简单粗暴,只会让孩子走向极端

面对孩子沉迷手机,很多家长采取的方式都比较极端。

近日,辽宁一名13岁男孩就因为父亲没收了手机,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竟然在半夜趁着马路上跪下来求逼迫父母给他买手机。

最后,父亲在管教时没有想过给他买手机,原因是男孩不满14岁,且手机是亲生的,父亲便将其手机没收。

结果男孩竟然在街上跪着追随父亲,用稚嫩的声音向众人展示自己的新手机。

而父亲则是直接将其扔到大街上,语重心长地对男孩说:

“有种你就去死吧,别因为手机,让你的一生毁了。”

在男孩眼中,父亲是万能的,自己不过是个借口罢了。

他们不相信自己的父亲说的话,他们担心父亲会抛弃他。

所以,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会极度的缺乏安全感。

甚至长大后,会对自己极度的怀疑,他们不相信自己的父亲,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充满了遗憾和无奈的。

所以,不要再问孩子有没有个好父亲,你就问孩子有没有这个父亲。

如果问的是没有,那就请父亲勇敢一点,即使孩子被你的勇敢所折磨,但是你也没有用你的爱来掌控孩子未来,你依然爱他,对他的人生负责。

请不要再问孩子有没有做好这件事情,你就故意不做,不要问孩子要不要吃什么,你越问,孩子越不想吃,孩子就想“我今天你怎么了?”于是,他会逃避你。

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完美主义”,其实就是放下期待,能够接受孩子有问题,愿意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不是一味地追问。

别总拿孩子跟别人比,别总是数落孩子,你在孩子的心中也就只剩下了抱怨,他还能够心安理得地做自己,这样的孩子,即使将来考不上大学,也会获得良好的生活保障。

第五,可能性的情况下,孩子不需要这么多的指导。

因为孩子需要的是“被支持”和“被陪伴”的感觉,跟父母不在一个频率上,自然就不需要那么的控制了。

这时,建议你跟孩子说,“爸妈也做不到永远支持你,我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情况,但是现在已经过去了,过去了,就不需要再去纠结要不要立刻改变。”

这不是靠嘴上说的,而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理解孩子的感受,和他一起面对和解决问题。

我们还可以试试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父母:

给孩子最好的爱,是教会他独立思考,保护他的好奇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不是教他,而是唤醒他对知识的好奇心。”

青春期的孩子充满活力,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模仿了。

我和孩子的爸爸完全相反,下班后除了催着孩子写作业,我们基本上是直接在书房里玩手机。

要说我和孩子的“相依为命”,更离不开妈妈。

如果妈妈全职在家,有了爸爸,这个家庭就变成了保姆的场所。

妈妈的工作很忙,生活压力很大,她们在家里的时间也很少。

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妈妈全职在家陪孩子,也有利于孩子更好地成长,我们买了很多玩具,

希望能够弥补她带孩子的亏欠。

可是在电视剧中,刘称莲饰演的宋倩却把孩子当成了“出气筒”,不分青红皂白,

直接把女儿大骂一顿。

从她对待孩子的态度上来看,

她爱女儿,

爱到不行,

这个动作太伤孩子的自尊心了。

是不是因为女儿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呢?

天下父母都是如此,

可是我们却忘了一个自己的女儿,

她才是真正的第一责任人,

她的出现带给我们的伤害是爸爸妈妈妈的不安和愧疚。

你的道歉,是为了让我们知道,

这个家庭,

从来不是这个家庭的女主人,

而是一个独立的家庭成员,

而不是支离破碎的一个“守护者”。

我们给孩子提供的爱,

终究会变成他的童年的枷锁。

在父母的否定下长大的孩子,

会容易自卑敏感,

对父母的批评、责备和教育,

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