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防沉迷限制的像素游戏

2023年3月11日16:56:05不受防沉迷限制的像素游戏已关闭评论

不受防沉迷限制的像素游戏给很多人带来了隐患。这款像素游戏玩家在游戏登录上,不受防沉迷限制,游戏体验不受防沉迷限制。而在美颜模式下玩游戏,整体游戏体验并不受防沉迷限制。在《经济参考报》的记者对此进行调查时,发现《经济参考报》发布的《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显示,《通知》落地后,85.8%的未成年人在玩游戏过程中曾被防沉迷限制。其中,有42.8%未成年人直接向家长索要过身份证,甚至有11.3%的家长并不了解未成年人索要身份证的目的。

此前有媒体报道,家住浙江杭州的虞先生称自己卡里少了7.5万元,查了消费记录才发现有200元,一共才发现有200元,一经盘问原来是自己年仅13岁儿子消费充值的。之前,每次儿子让他扫脸都会配合。

沉迷网游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副秘书长 施先生:

网游背后的3个原因

:第一,网游的暴力系统

网游是一种暴力系统,不论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会对其产生强烈的冲动。人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其他的暴力系统。

第一,游戏中会有很多暴力系统,包括一些专门为玩家设计的暴力系统。比如,你打过炮仗,你就可以上炮仗;你在玩王者荣耀,你就可以出各种“装备”。这种游戏充满暴力、血腥、色情,会让未成年人产生极度恐惧和好奇,甚至引发犯罪行为。

第二,网络游戏会让未成年人陷入情绪低谷

。如经常有单一的网络游戏可以组队玩,群体互动就能让未成年人感受到不同程度的温暖,从而形成强烈的依恋感。特别是在游戏中,很容易获得成就感。他们可以找到一些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得到的快乐,弥补现实生活中的不足。

第三,他们会沉浸在虚拟世界里,不愿跟外界交往

。如有些青少年由于家庭原因,父母离异,缺少关爱,内心孤独,于是将自己沉迷于网络中。

第四,他们把网络世界里的交往对象从现实世界里拉到了现实世界里

,跟网友们交流时,容易产生矛盾,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他们认为能在虚拟世界里面交朋友是正当的,可以从其他人那里获得关爱。

第五,网络游戏在不断地塑造着孩子们的价值观。网络游戏虽然有很多内容,但大多数都是以经验为导向的,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是一种新鲜且积极的刺激。很多游戏的发展,比如连连看、连连看、消消乐、找茬等等,都是以经验的形式呈现的,这样的特点是可以帮助孩子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同伴,获得同伴的认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最后,网络游戏的特点,就是在设计的时候,会不断地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刺激和反馈,这也是孩子们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

孩子沉迷游戏的第三个原因:孩子在游戏中找到归属感

孩子在游戏中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也是因为游戏能带给孩子现实生活中的归属感,这是孩子沉迷游戏的第三个原因。

比如,在学校和同学的关系不好,遭遇到挫折,或者是被霸凌、被嘲笑等等,这个时候,通过游戏能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这就需要孩子在游戏当中去弥补。

但是很多家长会认为游戏抢走了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把孩子送去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那么就会导致孩子没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去自己去丰富自己的生活。

而这就会导致孩子沉迷游戏的情况,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价值感和归属感,那么他就会去虚拟世界去寻找。

所以家长一定要学会尊重孩子,不要把孩子当做是一个附属品,而是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才是一个独立的人。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评论抄袭必究!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