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玩手机孩子致命

2023年3月13日13:41:05大人玩手机孩子致命已关闭评论

大人玩手机孩子致命

2018年8月,福州一妈妈带着5岁的儿子上地铁,孩子坐在座位上玩手机,妈妈一直在低头玩手机,这时候,一抬头,看到儿子哭了,结果妈妈居然也躺在地上,不一会儿子走了。

地铁里来来回回,只有妈妈玩手机,让人感到窒息。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我相信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或者和我一样有这样的烦恼,想要“扼制”孩子对于手机的沉迷,甚至主动让孩子放下手机,真是太难了。

因为现代社会,手机已经成为了生活必需品,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比起那些玩具,手机更加能够陪伴他们的成长。

但对于很多父母来说,想要孩子放下手机,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了。

为此,调查数据显示,三分之一的家长会在给孩子买手机的时候选择“阻止孩子”,三分之一的家长会在孩子哭闹时选择妥协。

如果坚持了两次,孩子仍然没有停下,那么就只能寻求其他的方式来停止他的哭泣。

事实上,如果孩子在哭闹时,家长一定要坚持原则,如果孩子已经停下来了,那么就应该让他明白哭闹是没有用的。

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用耐心来和孩子沟通,

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但是不要责骂孩子,

你可以告诉孩子:“宝宝,你需要我陪着你一起努力。”

然后再告诉孩子:“我看到你一直在努力,并且取得了进步。”

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和孩子都表现得很痛苦,那么孩子的情绪也会更加糟糕。

这时我们应该做的,不是责骂孩子,而是接纳孩子的情绪。

当我们看到孩子生气的时候,我们不要再去指责孩子。

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到孩子生气的原因,接纳孩子当下的情绪,给孩子一些指导。

这样孩子也更容易接纳自己,愿意敞开内心。

03

负面情绪不等于坏事,

只是在孩子即将面临情绪崩溃的时候,才会选择离开。

如果我们的孩子在整个过程中都没有能得到我们的理解和支持,没有学会无条件地爱自己。

那么他的坏情绪就会更加严重。

而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注意避免将孩子的情绪困扰,引向坏情绪的源,而让孩子有积极的解读能力。

为此,我们在生活中,如果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他们才能有更多的情绪。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孩子,让孩子的坏情绪顺利地“退烧”呢?

04

让孩子了解情绪

还记得,樊登读书的《陪孩子终身成长》这本书中提到过,“情绪决定孩子一生的成功。”

他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儿子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发现了他的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于是找到他父母,希望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成绩。

但是他们夫妻俩听到后都不以为然,并没有意识到这种问题的严重性,而是觉得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更加放任不管。

直到孩子有一次与老师发生冲突,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们家的孩子,才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缺失。

后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改变,把孩子的情绪调整到了极致,也从心底里对儿子有了认可和尊重。

最后,他慢慢放下了自己的执念,没有强迫孩子一定要读什么样的学校,他认为只要孩子能读到高中,没关系,只要努力就行。

可他却发现,儿子成绩下滑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孩子上幼儿园时开始就已经按照教材进行了自学,因为那时儿子的成绩已经达到了当地一所重点高中。

所以,当孩子不想读书时,一定要带孩子去看一看,带孩子去看看值得鼓励的人和事迹,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最后,他带着孩子去看了火车站、高铁站、飞机场,希望能让孩子明白如果现在不努力读书,将来就要自己去做这些事,只有在将来有了足够的能力之后,才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这位妈妈没有强迫自己的孩子去读书,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和行动给孩子最好的榜样教育。

看到这位妈妈的做法,很多网友表示:很庆幸这位妈妈不采取了强制逼迫的做法。

而这位妈妈在没有指责孩子的基础上,尊重孩子的意愿,用自己的行动和行动去感染孩子,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主动去学习。

但我要说,这位妈妈没有把孩子的学习当做是自己的意愿,而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

不懂得教育孩子的父母,只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强迫孩子听话,让孩子成为一个懂事的人。

像董卿,从小被母亲逼迫学钢琴,长大后却又何尝不是因为热爱音乐,而成名后却又何尝不是因为热爱音乐,而成就了今天的她。

父母应该像董卿父亲一样,先给孩子做好榜样,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改变,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慢慢接受自己的平凡。

2

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因素,其实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