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哪些游戏需要防沉迷

2023年3月15日18:16:00现在哪些游戏需要防沉迷已关闭评论

现在哪些游戏需要防沉迷呢?什么样的手游需要防沉迷?作为家长,又应该如何引导孩子?

我们先从游戏力的角度来谈。

随着技术的进步,游戏的文化壁垒已经逐渐消失。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同样的,游戏公司们在运营的防沉迷体系,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

例如,《王者荣耀》接入公安数据平台,实名注册制度,对于未成年用户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式。

腾讯首个试水了人脸识别验证,凡是拒绝或未通过人脸验证的,将被当成未成年人,纳入腾讯游戏健康系统的防沉迷监管并踢下线。

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游戏公司官网认证的“未成年保护”标准,未满18周岁的用户,将无法进行游戏充值。

根据规定,同一网络游戏企业所提供的游戏充值金额,其网络游戏用户的单次充值金额,未经监护人所允许,任何第三方平台都不得以显著方式向未成年人提供。

据央视新闻报道,对于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充值上瘾的事,在2020年8月,腾讯游戏公布了关于未成年人非理性充值的举报通知,要求家长协助解决。

杨女士向《通知》反映的情况相似,大额索赔三分之一的游戏充值费用是不理性消费,而造成的损失却非常严重,家长对于维权的有些启发,认为家长如果收到了对方的退款申请,不仅能让游戏公司谨言慎行,还能让整个游戏公司合规上线。

不退款,腾讯会不退钱吗?

就在不久前,腾讯公布的一份《关于2021年后手游上线适龄提示》的公告中,针对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账号的不同数额限制,明确了游戏公司对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段时长、付费额度、充值额度等进行了限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游戏公司的回应也很好,未成年人可以在监护人陪同下玩游戏,家长没有问题的情况下给孩子买手机。

所以说,即便是未成年人有了自己的手机,他们最多的时间也是用来玩游戏,但是游戏公司在这方面不会给家长增加过多的负担,

比如说在某音上面会有“防沉迷系统”,而在一些电商平台上,也会有售卖游戏账号的商家,只要家长不懂游戏的人脸识别,他们可以不扣,游戏就不定时来销售,而且还可以不受限制。

这些措施中,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玩游戏的态度是这样的:有条件的可以给孩子配手机,作为孩子的必需品,手机是可以玩的,但要控制时间,在父母允许的范围内玩,

特别是周末的时间,更是如此。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会变得沉迷游戏的,而是在家长没有帮助孩子找到正确的方式方法之后,才会有那么多孩子沉迷游戏,所以很多家长都会选择责怪游戏厂商,但却没有想过,自己也许是个普通人,也是个普通人,

不能一味的责怪游戏厂商不作为,甚至说是故意伤害,这样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一、手机游戏确实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1. 在游戏中能及时获得一些成就感

游戏中的及时反馈,能让孩子获得一些及时反馈,比如击退一堆任务,比如及时的反馈,比如得到一些喜欢的物品,比如得到同伴的称赞,比如完成作业等,这些反馈都能让孩子感到快乐,从而进一步的吸引孩子把目光投入到学习中去。

2. 孩子的自主能力

有的孩子在学习中并不是非常自主,他们没有自己的计划,没有能力,这会使得他们在学习上非常被动,更多时候孩子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游戏上。这也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对自主性的要求比较高,比如说孩子写作业需要父母看着,写作业的时候需要父母监督。如果父母在旁边不停的看手机,或者在旁边看电视,孩子肯定会更加的难以集中注意力,从而导致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而且学习效率低下。

3. 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在写作业时特别的投入,比如孩子在看书,父母在旁边做着自己的事情,孩子的注意力是非常的集中。

如果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父母在一旁看电视,那么孩子是会觉得非常的不自在,他们的思绪就是父母在看电视,所以他们会变得特别的不专注,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避免孩子因为电视或者手机而分心。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