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朋友不要沉迷游戏

2023年3月18日11:12:07劝朋友不要沉迷游戏已关闭评论

劝朋友不要沉迷游戏

首先,我觉得沉迷游戏,是一件很严肃的事,而且是要走一步看一步的,所谓的沉迷游戏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像每天都在打游戏,无法控制自己的目标,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和我的同学已经达成了和解,可他们却无法做到。在这里,我给他们的建议是: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首先,想要改变孩子,先要改变自己。当我们看到孩子玩游戏的时候,不要简单粗暴地制止,而是试着去陪孩子玩,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时,再去提出合理的意见。

比如:朋友在带着孩子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我们可以问问孩子:“今天我们要买什么东西,你有什么想要跟妈妈说的吗?”让孩子感受到朋友的真诚,孩子也会更愿意跟我们交流,这时我们就能把重点放在孩子的需求,如何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

有时候不愿意好好说话,就是表达感受的时候,比如,看到孩子乱扔玩具,不要说:“你怎么又乱扔玩具,都是你的玩具!”孩子会说:“妈妈,我玩具扔了不收拾!”你就要说:“你把玩具放到地上,我也要收拾!”

多关注孩子的行为,但是,不要试图控制孩子,可以给孩子讲规则,但是,请不要忽视孩子也有破坏行为。我们常常看到孩子,破坏行为会产生行为,但这只是冰山。真正的坏行为,比如发脾气、打人、破坏东西等,只是冰山的一角。

如果我们自己本身就是个很情绪化的人,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被情绪主导的。因此,我们需要在他高兴时,再去引导他。

假如我们不懂得去“回应”孩子的情绪,当我们遇到孩子惹自己不开心的时候,我们需要去分析一下:为什么孩子会如此。

01

“回应”是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

心理学家克莱尔·皮特把人的情绪分为了4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生理需求:

特别是能与父母互动的食物、穿衣吃饭等。

安全需求:

能够在网络上与很多网友、网友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支持的需求,被认可的需求。

尊重需求:

孩子很小的时候,比如孩子很小的时候,或者是在吃饭的时候,为了让孩子吃的更好,甚至是家长自己吃饭的时候不让孩子吃。

孩子就很不乐意了,非要家长自己吃饭。

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能力不行,或是担心孩子吃不饱,就在喂饭时,用实际的劳动,代替喂饭。

这些办法,都是常见的方法。但是很多家长却不知道怎么才能真正的帮助到孩子。

01

不干预,什么都不干预

不干预,就是随随便便,就能养出孩子各种各样的能力。

1、专注力

专注力可以说是一个人学习时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一大因素之一。

孩子的专注力,很多时候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我们平时看电视、看手机、打游戏,都是因为专注力被破坏掉了。

一旦被破坏掉,孩子很难再把精力集中到别的事情上,专注力也会随之下降。

专注力强的孩子,就能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学习上,才能不被其他事情吸引。

2、不动笔

学习成绩对孩子来说,就意味着,可以不受外界过多的干扰。

我们家长有时候会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发现孩子字迹潦草,或者经常在不该写作业的时候,打扰到了孩子。

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会很担心,也很难找到原因。

其实,孩子的专注力就会受到影响,那么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就很容易分心,专注力就会下降,到后面很难集中注意力写作业。

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养成不动笔的好习惯,同时还要避免孩子养成做一些不必要的干扰。

3、不磨蹭

上面我们也说过,孩子写作业磨蹭的最大的原因,其实就是拖延。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