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于网络游戏而离婚的家庭不在少数,吵架打架,在亲子关系中紧张的夫妻关系也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在“生命铁三角”中,亲子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基础,如果夫妻间总是剑拔弩张,无法与对方共同探索和交流,而即使双方交流的内容也不是那么多,而网络游戏就成为了新的一道吸引力。
回想我的初中时代,游戏对我们的吸引力是微乎其微的。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本文系男孩派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手机碎片化的时代,靠手机‘追剧’‘玩游戏’还能赚钱,比起网络游戏,‘追剧’比‘打游戏’,手游更有吸引力。”
读书也是一种用手机的方式,通过读书分散了她的注意力。
比起用手机,她更喜欢看电视、看纪录片。
纪录片是一种让她心绪飞驰的生活方式。
当初,妈妈让她看《动物世界》时,她想找自己的伙伴一起看,妈妈不让她看。
于是她捧着《动物世界》反复看了整整一个暑假。
纪录片的导演亲自拍摄的,让她能更加了解孩子们眼中的《动物世界》,通过漫画这个方式,让孩子了解到动物世界里的多彩的世界。
不仅能满足孩子看到的世界,也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的思考能力,更重要的是,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让孩子找到更多的乐趣,鼓励他多看,多做。
纪录片中的孩子,已经通过很多事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与人交流、交流的魅力,引导孩子思考如何展现自己的作品,如何打理自己的家。
这些都是他从幼儿园开始,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的。
所以,孩子的学习兴趣,也是有先天因素的,父母的引导,对孩子的影响巨大。
《教育家》:优秀的孩子必定有优秀的父母,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作者简介:池沐,多平台签约作者,喜欢与你分享育儿路上的点点滴滴,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欢迎留言、评论、点赞,你的支持是我不断成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