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玩手机不看孩子_

2023年3月18日11:54:35家长玩手机不看孩子_已关闭评论

家长玩手机不看孩子

1

家长玩手机看孩子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就如同作家斯托夫人在她儿子的自传中,写道:“妈妈,我觉得我就是个手机的人,因为无时无刻都在玩手机。”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斯托夫人和丈夫忙于工作,她对孩子玩手机的状况很不满,于是决定出面解决这个问题。她的丈夫问斯托夫人:“你对孩子玩手机的行为感到不满,从而要求孩子对手机的行为立即改掉,或是减少玩手机的时间。”

斯托夫人惊讶不已,自己年幼的孩子平时根本不知道手机的正确使用方法,不知道手机里面究竟有什么内容。于是她想到了这个办法。在这之后,斯托夫人对儿子进行了教育,并且禁止他的孩子玩手机。可是儿子却对她的做法十分不满。他认为,玩手机并不是坏事,因此,他打算用手机来学习,来查阅资料。

为了让孩子不再沉迷,斯托夫人采取了举一反三的方法。她将手机没收,并且禁止儿童在卧室内使用电子产品,再告诉孩子不能接触到电脑。

母亲也没有办法,她只好将手机藏在了家里。可是等到晚上,却发现孩子没有出来,

最后还是没有找到,她只好报警求助于路人。在路人以为寻找的时候,孩子一直躲在家里的各个角落,最终在一个偏僻角落里找到了孩子。

相信每个家长都能理解,孩子的自控能力都很差,但是,她的儿子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反而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心理学家德西·斯金纳在《儿童人格发展心理学》中说:“儿童的人格一旦形成,就会终身不可逆。”

孩子的行为,有一部分遗传自父母,但也有一部分天生就是父母。孩子最初的行为,往往是受父母的影响,最初的个性,和父母的关系,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那么,当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妨借鉴下面这3个原则,或许能给孩子受益一生的。

坚持原则

孩子行为不端,是因为父母没有在孩子面前树立原则。其实很多孩子出现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家长在孩子面前没有原则,家长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所以在孩子面前没有原则。

所以,家长要坚持原则,就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心软,坚持原则,孩子就不会白白浪费心思。

坚持原则

当家长树立原则之后,要坚持原则,要给孩子树立原则,这样才能让孩子在以后有原则的时候不会对自己有任何的抱怨,也不会对父母提出任何的意见。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适当地陪着孩子,不能惯着孩子。比如,孩子想要玩手机,要玩多长时间,家长就一定要有原则。

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答应了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养成一种不好的习惯,也会对家长没有礼貌,以后都不会尊重家长。

所以家长要坚持原则,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心软了。

在孩子哭闹时,家长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说,在孩子哭的时候,给孩子讲个故事或者是给孩子一个玩具,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等孩子情绪平复下来了,家长再和孩子一起去面对问题,就可以给孩子一个解决的思路,最后也就会让孩子明白,哭闹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02、孩子发脾气,家长要学会理性

其实孩子发脾气时,家长更多的需要做的不是去安慰孩子,而是要让孩子明白自己这样做的结果。家长应该要明白这样做的后果,就不要去满足孩子,因为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对他们发脾气的行为更加的抗拒,最终造成了不好的结果。

首先,家长要进行理智的分析,自己的孩子是属于哪一种性格的,是属于胆汁型的还是混合型的?

胆汁质类型的孩子通常是这一类的,他们这个时候情绪爆发的点是很大,遇到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所以家长一定要第一时间站在孩子的身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一定要给他们一个冷静的时间,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这种脾气暴躁的习惯,那么家长就一定要重视起来了,孩子因为什么原因而发脾气的,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的问题。

对于性格暴躁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慢慢的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要找到自己孩子身上的问题,并且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这个时候一定要学会控制情绪,家长一味的压制孩子,不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还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则,这样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加懂事。

今日话题:你认为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