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委婉的劝孩子别玩手机

2023年3月19日00:54:35如何委婉的劝孩子别玩手机已关闭评论

如何委婉的劝孩子别玩手机

孩子沉迷于手机,家长都会想办法让孩子减少玩手机的时间,有些家长并没有这么忍心,为了能够让孩子安静下来,自己在孩子玩的时候也会给他们玩手机。

今天,我们一起谈谈家长如何更好地防止孩子沉迷于手机。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玩手机的看法都比较简单粗暴,直接不让他玩,自己就去玩。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家长这样的做法是很难让孩子有责任心的,孩子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家长要做的就是提前让孩子们有了责任感。

一、孩子们为什么会沉迷于手机?

1.好玩

现在的孩子们基本都比较贪玩,手机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孩子们的一个玩具。他们可以在上面找到很多乐趣。只要有手机的存在,孩子们就会一直玩手机,对手机也是爱不释手。

2.新鲜感

孩子在上了幼儿园之后,就会有很大的新鲜感,对于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们也会学习到很多新鲜感。当他们从接触到了手机之后,就会很快的上瘾,很容易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如果孩子们长时间接触手机,就会对手机里面的内容产生好奇心。手机里面的内容会深深地吸引住孩子们,让孩子们逐渐沉迷其中。

3.父母的不良习惯

有的父母会沉迷于手机,他们会将手机给孩子,让孩子自己玩耍。这就会给孩子一种错误的示范,孩子就会觉得手机里面的内容就是很吸引人的东西。父母会经常性的拿着手机,并且有的时候会把手机放在电视旁边,让孩子自己看起来,这种父母并没有做到正确的引导,只会让孩子更加好奇。

孩子对手机产生依赖,自然会想要通过手机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三、面对孩子沉迷手机,父母应该怎么做?

1.与孩子协商

“手机被父母摔坏了,你可以给爸爸/妈妈弥补。”这是很多父母常用的话,现在大部分孩子对于手机的危害都是从父母开始。因为他们会习惯性的去禁止孩子玩手机,而且禁止孩子玩手机,他们可能会担心孩子会沉迷于手机。这也是父母最担心孩子手机的一个原因。因此,父母应该与孩子协商,共同制定手机使用的时间规则。

只有孩子清楚了,自己每天可以使用手机的时间,也就是每次可以玩2个小时,且只需要父母定一个规矩,以身作则。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起到一个带头作用,减少孩子与手机接触的次数,引导孩子正确的使用手机。

所以,在遇到孩子有手机成瘾的情况下,父母应该学会“宜疏不宜堵”。例如,父母与孩子签订一个使用手机的协议,规定好孩子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如果孩子超出规定时间,父母可以适当的给予惩罚,如没收孩子的手机。同时,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好榜样,多花时间陪伴孩子,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最后,家长可以给孩子培养兴趣爱好,让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孩子有了兴趣爱好,对手机的依赖就会减少。

有的孩子喜欢画画,父母可以给他们报一个画画兴趣班,让孩子自由支配,不受时间限制。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其他的兴趣爱好,让孩子的注意力从手机游戏中转移。

如何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家长一定要注意到,孩子玩手机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如果孩子已经上瘾,那也不能一味的打骂,采取强制的方法。

而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一步步减少玩手机时间,一旦孩子不愿意了,就要适当减少玩手机时间,给他们树立规则,同时告诉他们怎样合理安排时间,这种方式要比打骂管用的多。

如何改掉孩子玩手机的毛病?

1.和孩子约法三章

孩子在玩手机的时候,家长也要参与进来,双方要严格按照协议约定好的时间来计时。比如一开始每天只能玩30分钟或者是20分钟,到时间就收手机。

当然这个时间到了以后,家长也要按照协议的内容来监督孩子,不要让孩子自己随意的玩手机,家长的态度要坚定,不能让孩子有一种逆反心理,对于孩子玩手机的事情,家长也要有一定的原则,不能让孩子因为不尊重而想要偷偷摸摸。

2.和孩子约法三章

现在很多孩子喜欢玩手机,是因为没有良好的规则意识,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没有原则,很多时候是为了自己舒服,没有建立规则。

要么一整天都玩,要么是在家里随便玩,根本没有节制。

要么就是孩子去亲戚家玩一会,自己也会玩,没节制,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做好监督和提醒,告诉孩子可以玩一会,但是要遵守规则。

3.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计划应该是孩子自己制定的,家长可以参与其中。

告诉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也要让孩子参与进来,形成一种学习的氛围,比如说,爸爸到晚饭后会陪孩子一起读书,讨论书中的人物,哪些人物容易混淆,他在书里的情节什么地方正确,哪些人物能够理解。

让孩子了解到自己学习的好处和不学习的坏处,他自己心里会有成就感,就会更加自觉地主动去学习。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