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说孩子不玩手机视频_

2023年3月19日07:09:35劝说孩子不玩手机视频_已关闭评论

劝说孩子不玩手机视频,会让孩子和父母有更大的意见,这不但是促使孩子和父母发生矛盾的导火索,也是最有可能促使孩子和父母发生矛盾的导火索。

这不但是一个危险信号,更是“父母的底线”。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在父母的威胁下沉迷手机呢?

我们先看看下面的三个心理学效应: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心理学效应

1 “禁果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想得到;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对于孩子来说,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尝试。

这种逆反心理表现在孩子身上就是:不准有自己的思想,必须按照自己的规矩来。他们讨厌一切束缚和约束,因为他们不能。而恰恰相反,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想尝试,这就是所谓的“禁果效应”。

也就是说,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越希望掩盖某个信息,越能激起人们的窥探欲。从而激起人们更加强烈的欲望。

可见,所谓“禁果效应”,其实也是人们常说的: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得到;越是希望掩盖某个信息,越能激起人们的窥探欲。

对于大部分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内心其实是非常渴望“独立”的,但是这种渴望“独立”的欲望却是“盲从”的。

因而,父母们在平时管教的时候,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让自己的错误行为给孩子带来了太多的影响。

3、严惩戒体罚

教育孩子,除了棍棒之外,更重要的是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俗话说得好“严惩戒”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手段,家长们在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不要让孩子因为害怕而不自觉地学习。

总结之后,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我们要多给孩子沟通和引导,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并且采用正面管教的方式来和孩子一起共同进步。

今日互动话题:对于棍棒教育,你还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