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是沟通心灵的一把钥匙(接纳孩子的感受,打开沟通的心门)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再像从前那般只重视学习成绩了,慢慢地开始看重孩子的身心发展。当然,这也是基于现在的一些社会现状——当代青少年缺乏体育锻炼、心理问题频发等。缺乏体育锻炼,归根结底是从前过分重视学习成绩而导致了对这一方面的忽略,但自从提倡“五育并举”之后,在这一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现下,孩子的心理健康反而是家长、老师关注的重点了。孩子的所有心理变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父母、周围亲人朋友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多父母经常会问:“我家孩子怎么话越来越少了呢?也不像之前那样粘着我,有什么也不和我说了,这是怎么回事?”还有的家长总来和我说:“我觉得我家孩子自打上了五年级以后啊叛逆心理太严重了,说他两句就嫌烦呐,真的是说说不得,骂骂不得,打呢更是打不得,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从这些父母的提问中不难发现,他们已经和孩子渐行渐远了,这里的远并不是指情感上的,而是思想上的。孩子慢慢地长大了,他们与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已经不再是那个襁褓中的婴孩了,他门的世界除了父母开始有了其他的人和事在吸引他们。
这时我们再来看看父母,他们反而不适应了孩子的成长,父母的刻板印象认为自己的孩子还是那个万事依赖他们,自己也还是孩子的第一倾诉对象。这时候大部分的父母就会开始想要控制孩子,想把孩子圈在自己的身边,而矛盾也就此产生了,双方开始了拔河,谁的力量大谁就赢了。而孩子往往是输家,于是孩子把内心的不甘全部化作了对父母的不满,也就是家长们眼中的叛逆。
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去自由地翱翔。我们也要尊重他们在成长中发生的变化,允许孩子对自己有隐瞒,给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作为家长,还要正确地认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自己附属品、所有物,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尊重他们的人格。
还记得电视剧《小欢喜》中的学霸乔英子吗?他的妈妈对他要求严格,这也不许那也不许,剥夺了她的乐趣,乔英子就像个提线木偶般被妈妈控制着,完全没有自我意愿,最终导致孩子的走向了抑郁。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和父母之间的相处时间会变得越来越少,会变得越来越独立。当父母孩子双方的思想不同步是,矛盾也就越来越多,那怎么来解决或者减少这些矛盾呢?我认为就两个词“尊重”和“沟通”。不过千万要记住,先有尊重才有沟通,没有尊重为前提的沟通都是无效沟通。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观点,要以一种平等态度去看待孩子,不要总把自己放在生活经验者的位置,这样你在孩子眼中就是一种显得高高在上、唯吾独尊的形象。
沟通,要讲究方法,在和孩子沟通交流时,大部分的家长总是在否定孩子的观点、成果,这样做对沟通是没有帮助的。相信我,当你总在否定你的孩子时,你的孩子就已经拒绝了与你真诚沟通,那么你和他讲再多道理也没有用;那就有家长说,我肯定他表扬他行不行,答案是:“no!”一味的表扬和鼓励,会造成孩子盲目自信,只看到自身的优点而忽略自身的缺点。
那要怎样来沟通呢?我们要学会把事情一分为二,以辩证的态度去看待,但是要记住,一定先扬后抑,先说好的,再去说不好的,哪里不好也尽可能的不要直接说出来,我们可以换一种方法来说。就比如:“你今天出门去玩儿,能按时回家,值得表扬,很有时间观念,但是没有提前告知我你要出去就是你的错了。”我们把这句话换成这样来说,“你今天出门去玩儿,按时五点半回家,值得表扬,很有时间观念,如果下次再出去玩儿,能提前告知我一声那就更棒了。”简单一句话,换一种说法是不是就完全不一样了呢!我们在沟通时除了一定的语言技巧,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换位思考,只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减少沟通中的摩擦,达到高效沟通。
家长们只有把“尊重”和“沟通”长放于心,才算是拿到了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我们只有了解孩子,才能及时地在他们需要帮助时施予援手,而不是打着为对方好的旗号,一味的做些对孩子毫无帮助甚至是给他们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