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时,如何控制情绪化

在教育孩子时,如何控制情绪化(如何控制情绪不对孩子发火)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昨日我到好友芝芝家里做客,我们让小孩在一旁玩耍。

身为家庭主妇的我们,话题总会落到孩子身上。

芝芝突然叹了口气:”牛牛昨天又和我闹脾气了……我现在是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教他了,”

我有些惊讶,我来过芝芝家几次,牛牛每次都会很有礼貌地和我打招呼,很懂事,看起来不是容易耍性子闹脾气的小孩。

芝芝接着同我诉苦:”昨晚我还是跟往常一样辅导他功课,我看了他的错题跟之前还是错的一样,我心里就有些控制不住想发火。”

“更气的是,我叫了他几遍他都不过来改,说想要休息一下,我一下子没控制住,就呵斥了他几句,没想到他就和我顶起嘴来了。”

我听着听着,似乎明白了这场矛盾的缘由。

生活中,我们总会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即使这并不是我们的本意,但总会有那么一个时刻,我们会爆发。

但这样长此以往,不仅对孩子,对父母的身心也有极大的影响,真正的理性育儿,实际上要做到”去情绪管理”。

 

|什么是”去情绪化管理”

这便要先提一下什么是”情绪化”了。情绪化是指,指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容易因为一些或大或小的因素发生情绪波动,喜怒哀乐经常会不经意间转换。

前一秒可能还是高兴的,后一秒就可能闷闷不乐、焦躁不安。

也可以理解为是人在不理性的情感下所产生的行为状态,简单点来说就是喜怒无常。

那么”去情绪化管理”,则是通过有效的方法,让自己的情绪处于一种平和之中,让与之对话的人也感到舒服和愉快。

这在父母与孩子的对话中十分需要的一种管理,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总会因为一些事情而发生情绪的易怒和吼叫。

但这也会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学会理性育儿,还要学会”去情绪管理”六法则。

|”去情绪化管理”6法则

  • 法则一:少说话

家长有时候总会陷入一种过来人的身份,看到孩子犯错便忍不住喋喋不休,恨不得将自己一生的经验传授给孩子。

“你这样做迟早会吃亏!”

“听我的,把志愿改掉。”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孩子知道自己可能犯错了,也会觉得不耐烦,不愿意改正。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即指剌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因此当我们在对孩子说教时,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家长要做到”少说话”,努力让自己语气平和,言简意赅,而不是冗长的说教

  • 法则二:接纳对方的情绪

有时候亲子沟通总会出现问题,很大原因是因为家长没有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在孩子犯错时只会一味的发怒吼叫,批评教育。

这样的做法容易形成习惯,易怒的情绪也会容易养成。

当我们接纳了孩子的情绪,就意味着我们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我们也因此不会产生极端的情绪。

而当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时,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和接纳,因此也会更愿意和父母产开心扉。

但是在这里要注意,接纳”情绪”并不意味着接纳”行为”。当孩子犯错时,我们要接纳和理解孩子的情绪,但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他们行为的不当。

这让孩子明白,我们理解他们的情绪并不代表承认他的行为。

  • 法则三:就事论事,拒绝说教

这也是父母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容易带着”情绪”的情况。当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行为与自己期待的不符,或者是看到孩子犯错时,总是会忍不住批评说教。

更甚者,会翻出以前的事情,综合起来一起说教,而这是孩子最不愿意听到的。

因此要做到’去情绪化管理’,我们就要克制自己’说教’的欲望,并且养成’就事论事’的习惯。最好的教育方式、表达方式就是:简单叙述自己看到的。

比如,孩子吃完饭忘记洗碗。

错误的方法是:

“你看看你,连个碗都懒得洗,每天在家里这么闲也不见你打扫一下家务,上次也是,让你擦下桌子都难……”

正确的做法是:

“我刚看到你又忘记洗碗了哦!”

当我们看到孩子行为不对时,我们只需要简单陈述自己看到的东西,而孩子也能一下子明白我们的话外之意,因此也不容易产生反感,于是这便打开了良好沟通的大门。

  • 法则四:让孩子参与管教过程

这一点大家一定会感到很奇怪,当孩子犯错时,应该是由父母来管教孩子,怎么能让孩子参与管教呢?

这便是传统教育的误区。在孩子犯错时,父母总是管教的一方,而孩子总是处于被管教的一方。

但是我们不清楚孩子内心是否真正接受了教导,是否真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孩子被一味说教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也会激发不良情绪。

因而我们可以采取’让孩子参与管教过程’这样的方式,家长和孩子可以进行一次合作的、双向的的对话,而不是单向地批评说教。

比如:孩子哭闹打翻了水。

我们在对孩子这一行为进行管教时,可以通过和孩子对话的方式。

“为什么要打翻水呢?”

“因为我很生气!”

“我知道你很生气,但因为你打翻了水,妈妈就要收拾很久了,怎么办?”

有时候我们将解决方式抛给孩子,孩子就会思考,慢慢地会把问题归结到自己身上,或者道歉,或者和家长一起解决。

  • 法则五:用有条件的肯定表示反对

这是什么意思呢?

当孩子产生玩闹行为,或者提出无理要求时,发怒地拒绝其实是最无效的方式,我们要如何用不发怒不责备的行为去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呢?

就是选择:用有条件的肯定表示反对,即鼓励性的、肯定性的叙述去委婉地拒绝孩子的要求。

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孩子在无形中便接纳了事情的结果,即使家长并没有认同孩子的行为。

  • 法则六:多看积极面

这也是很多父母常常会忽略的一点,出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家长总是会经常性地看到孩子的不足,而常常忽略孩子的优点。

这也是许多家长容易发怒的原因,因为他们眼中只有孩子的不足。

因而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多看事情的积极一面,把重心放在积极的东西上。

与其强调孩子的消极行为,不如聚焦到积极的方向上,这样能够避免我们产生负面的情绪,从而让事情往越来越差的方向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27日 上午3:09
下一篇 2022年11月27日 上午3:31

相关推荐

  • 反思孩子偷玩手机家长的反思_

    反思孩子偷玩手机家长的反思 当你的孩子开始偷玩手机时,你会如何惩罚他? 先来思考下这些问题: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

    孩子教育 2023年3月11日
  • 熊孩子真会玩手机游戏

    熊孩子真会玩手机游戏,你没看错。孩子太会玩手机游戏了,所以这熊孩子会玩手机游戏。 1、可怕的2岁—3岁 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他们没有分辨能力,分不清楚什么是现实的、什么是想象的,所…

    孩子教育 2023年3月31日
  • 孩子睡了一觉起来脸肿了

    孩子睡了一觉起来脸肿了,是许多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下孩子脸肿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这个问题。 孩子脸肿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孩子吃了太多的食物或喝了过多的水…

    孩子教育 2023年5月24日
  • 放暑假带孩子去哪里玩合适

    放暑假了,是孩子们放飞自我、享受生活的好时机。如果打算带孩子出门旅游,那么去哪里比较好呢?这里有一些适合带孩子出门旅游的建议。 一、海边度假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

    孩子教育 2023年5月24日
  • 玩手机丢4岁孩子_

    玩手机丢4岁孩子! 一个手机,玩出6岁孩子。 一对孩子玩手机,爸爸和妈妈互相不理睬。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

    孩子教育 2023年2月28日
  • 孩子成绩上不去该怎么办

    孩子成绩上不去,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沮丧、失望和无助。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办法改善这种情况。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可能有帮助的建议,帮助孩子提高成绩。 第一步:找出问题 要帮助孩子提高成…

    孩子教育 6天前
  • 孩子是因为什么喜欢玩手机

    孩子是因为什么喜欢玩手机? 孩子们玩手机主要是因为觉得好玩。 那为什么很多家长都不让孩子玩手机呢?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

    孩子教育 2023年3月21日
  • 21岁女孩沉迷游戏怎么办

    21岁女孩沉迷游戏怎么办?青少年沉迷游戏怎么办?心理专家介绍 网络成瘾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具有极强的危害性。因此,针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全面规范、综合防治青少年网络沉迷问题,对青少…

    孩子教育 2023年3月24日
  • 湖南小孩子网瘾咨询机构

    湖南小孩子网瘾咨询机构 来源: 湖南精品幼儿园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_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倩倩 实习生 杨清铭 01 当孩子为沉迷游戏不肯去上学时 这些家庭中一定有一个人是焦…

    孩子教育 2023年2月7日
  • 玩手机看孩子事件视频

    玩手机看孩子事件视频 1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其中72.9%的网民经常在网…

    孩子教育 2023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