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儿子沉迷游戏砸了手机

2023年3月16日07:46:00初三儿子沉迷游戏砸了手机已关闭评论

初三儿子沉迷游戏砸了手机

今年6月25日,中考完,儿子因为成绩太差,想辍学在家呆着不想读书,父亲怒砸了他的手机,而他并没有就此消沉。

5月20日,赵先生去接儿子时,接到妻子和弟弟的电话,说自己家孩子被老师当众打了。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父母你会选哪一类?

第一类:很多机构与心理咨询师讲要无条件接纳孩子自由用手机网络,手机网络是孩子活着唯一寄托,等孩子玩够自然不会玩了,这是属于放任溺爱型。

第二类、送孩子去叛逆封闭网瘾学校:3-12个月不等,而费用基本上是4-20万,但孩子从封闭学校回来再次沉迷网络机率过90%,这是属于专制独裁型。

第三类、帮孩子建立手机网络使用规则:让孩子在正常上学,正常完作业,正常作息,正常晚上交出手机的前提下,有界限的合理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也是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团队14年来经验的建议方案,这是属于民主智慧型。

点咨询免费领取《如何30天改善孩子沉迷网瘾》的电子书

他跟我们抱怨,说:“这老师太严厉了,没办法管孩子。”

我问儿子为什么被老师打骂,他说是弟弟不对,还让弟弟道了歉。

儿子说,自己做错了事,爸爸妈妈把我放到学校去,但他们要把我关起来,要我好好学习,不能跟他们一起玩耍。

看到这里,我就明白了,赵先生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这个老师对孩子太严厉了,控制欲极强。孩子不敢表现自己,在学校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把情绪压抑在心里。他对孩子总是不闻不问,也不跟孩子沟通。

在学校里,孩子的表现和他的教育方式不符合一致。

孩子从父母身上索取的爱,比他的成绩更甚于自己的人格,这个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自卑。

一个爱发脾气的孩子,不容易成功,因为家庭教育的失败,都是父母溺爱的结果。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家庭中,父亲不担当, 母亲“甩锅”,父亲“咆哮”。

这些行为,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潜移默化,他也会养成这种性格。

第三,经常看到父母教育孩子,只看到孩子的缺点。

大部分父母认为自己是在教育孩子,但是在纠正孩子的时候,总是会发现孩子有很多缺点。

比如说孩子粗心,但是父母觉得孩子应该,什么都做不好,只看到孩子做错了,那么孩子就要被骂,就容易形成习得性的行为,不自信。

而这种行为,会伴随着孩子的一生,他会形成他根深蒂固的认知:我是不好的,我是不被爱的。

这样的认知会导致孩子把错误都归咎于自己不好的特质,认为都是自己的原因,自己都是个很糟糕的人,觉得自己不好的人。

所以他会出现对自己所有的问题,包括号,指责别人,和自己做对方辩手,而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很糟糕的人。

所以他们会在这些事情上和自己做对方辩手,认为自己是一个很糟糕的人,这样就会对自己的前途产生影响。

因为他们自己的人生观,还没有办法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所以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很糟糕的人。

他们无法直面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他们会认为自己都是不值得被爱的,当然会影响到别人对他们的好感。

所以很多孩子会越来越憎恶父母,在父母面前也会出现一些叛逆的行为。

3.不喜欢自己关掉游戏的家长

还有一些孩子会经常和父母对着干,让父母不能够理由的反驳他们,他们觉得自己的事情自己能解决,不需要父母操心。

尤其是随着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有些孩子不再愿意和父母对着干,他们认为自己能够解决的事情自己会去做,他们认为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的,可以随意的做。

而且他们在和父母对着干的时候,很多时候会产生愤怒的情绪,这个时候他们可能会说些不愿意和父母交流的话,在这个时候,父母就要及时的引导他们,所以说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要学会让孩子去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不要总是告诉他们,"你不要这么做"。

第二个叛逆期:7-9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们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不再像小学阶段那样需要父母的帮助,所以他们会想要独立,想要自己去解决一些事情。

这个时候,父母如果以一种命令的口吻教育孩子,孩子就会跟刺猬一样,表现出来就是和父母对着干,让人看着很是头疼。

孩子总是喜欢用命令的语气跟父母沟通,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地发展,但是他们的认知能力还很差,对于父母的话毫不在意,总是有种天然的排斥心理。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