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语:从边缘到舞台中央(从边缘走向中心)

流行语:从边缘到舞台中央(从边缘走向中心)

最近,很多人发现,自己的微博和朋友圈刚刚告别了“洪荒之力”和“泥石流”,却又被“蓝瘦香菇”霸了屏。“蓝瘦香菇,什么鬼?”不少吃瓜群众纷纷表示不明所以。

据了解,事件最初是由一个广西女孩半夜在网上发视频独白称:“睡不着,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睡不着……”一口夹壮普通话,听得全国人民都睡不着了!然后各路网友纷纷发扬安慰精神,其中当数一位广西南宁小哥自行录制的吉他弹唱最为热门,视频标题“蓝瘦,香菇”:“本来今颠高高兴兴,泥为什莫要说这种话?蓝瘦,香菇在这里……”“蓝瘦香菇”的出处是因为该小哥的广西普通话发音不标准,将“难受想哭”说成了“蓝瘦香菇”。随后,“蓝瘦香菇”这样奇妙的文字组合迅速在微博登上了热搜并由此走红,成为继“洪荒之力”之后的新晋网红。

国家“口头禅”:历史悠久

流行语:从边缘到舞台中央(从边缘走向中心)

流行语,又被称为国家的“口头禅”,它们在大众中口口相传,承载着各个时代群体的集体记忆。它们的历史悠久,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对我国60多年来的流行语脉络进行了简单地梳理,发现流行语的变迁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由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当时的社会流行语一般与政治相联,如“同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

第二阶段是1979年到上世纪末,这个时期的流行语受到改革开放的影响,变得丰富起来,并开始反映社会各领域新事物新观念,如经济领域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勤劳致富”“万元户”“下海”“市场经济”“下岗”;文化领域的“迪斯科”“摇滚”“春晚”“炒作”;教育领域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留学”“托福”;通信领域的“大哥大”“BP机”“电脑”“软件”;金融领域的“炒股”“牛市”“熊市”等。

第三个阶段是进入21世纪后的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新兴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并且发展神速。

流行语:从边缘到舞台中央(从边缘走向中心)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中,“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你们城里人真会玩”“主要看气质”等,成为2015年度网络流行用语。这已是中国连续第11次向社会发布年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而近日,据有关媒体报道,根据网络热度排名,2016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出炉,“蓝瘦香菇”“洪荒之力”“小目标”“宝宝”等十大网络热词入榜。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唐正大表示:“全民造词现象的确是新世纪以后流行语的一大转型。”这些网络流行词的出现充分体现和发挥了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在语言文字创造过程中的智慧、才能、情感,它反映的更是一种具有个体自我参照性的集体情绪。

网络流行语:来去匆匆

流行语:从边缘到舞台中央(从边缘走向中心)

快,被认为是网络流行语最直观的特点。一觉醒来,新的流行语伴随着新闻传播开来,几天前的热词已经开始降温,甚至都有些陌生了。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曾借用经济学中的“排浪式消费”概念来形容网络流行语,即当一种新消费品到了大多数人都已经能够买得起的阶段,就会迅速形成消费浪潮。网络流行语的兴盛与淡出,也可视作一种语言产品的公众消费行为。

之所以形成这种现象,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首先,网络流行语多基于热点事件,具有传播“爆炸式”的特征,同时受制于热点事件的传播周期,热络和淡出都十分迅速。其次,热点事件层出不穷,新的网络流行语对原有流行语的使用形成分流和稀释。再次,如果某流行语不具有多种语境的普适性,则较难被网民长时间应用于日常表达中。

流行语:从边缘到舞台中央(从边缘走向中心)

事实上,网络流行语的“排浪式消费”,多数很难持久,仅少数流行语经过语义沉淀,最终升格为常规用语。当网络流行语真正流行之时,往往早已脱离了最初的语境,意义与内涵也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增删,直至形成公认的稳定意义。而不少流行语的价值,正是在从线上到线下、从网民到全民的使用过程中逐渐产生的,这或许正是一些网络流行语能够脍炙人口的原因。

流行的背后:都是时代

流行语:从边缘到舞台中央(从边缘走向中心)

日前媒体评选出的2016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为:“蓝瘦香菇”“小目标”“老司机”“一言不合就”“洪荒之力”“撩”“宝宝”“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狗带”“友谊的小船”;而《咬文嚼字》发布的2015年度“十大流行语”,按照上榜次序是:“获得感”“互联网+”“颜值”“宝宝”“创客”“脑洞大开”“任性”“剁手党”“网红”“主要看气质”;2014年度“十大流行语”则是:“顶层设计”“新常态”“打虎拍蝇”“断崖式”“你懂的”“失联”“神器”“高大上”“萌萌哒”“断舍离”。对比这3年的流行语排行榜,不难发现网络流行语对公众生活领域的渗透正变得前所未有的深入。

流行语是时代发展的镜子。每年诞生的大量网络流行语,都是阶段时间内人群情绪的清晰投影,它们的交替更迭,见证了社会的变革,影响着社会价值取向,甚至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中国传承千年的语言体系。

此外,网络流行语代表了一种新的语言方式,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时尚性,折射出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诉求。网络流行语源于生活而发于网络,创新灵动性非常强,用词、语气不同于书面语,大都较为幽默诙谐。

时代发展无法拒绝网络流行语的存在,但不加规范全盘接受,或不加分辨全盘拒绝均不可取。所以,一方面,很多网络流行语已经在口口相传中“扶正”,荣登大雅之堂。另一方面,尽管正从小众进入大众、从边缘走向主流,但网络语言及其背后的网络文化仍需寻求“权威认证”。无论是“给力”,还是“蛮拼的”,都因这样的“认证”而具备了记录时代的正能量。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 于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6日 上午9:59
下一篇 2024年4月26日 上午10: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