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手机,会付出怎样的健康代价?(沉迷手机,会付出怎样的健康代价呢)

眼下到处可见手机控一族的众生相:在地铁车厢里,举目望去,一排排少男少女,低头不语,目不转睛,灵巧的一双小手在手机的键盘上不停地飞舞,错过了站的时有发生;黑压压的大会堂里,领导在台上慷慨激昂的演讲,听众在下边频频刷屏、点赞,根本不理睬上面的人讲些什么。即使回到家里,坐到饭桌旁,还是目不转睛盯着手机屏幕……

根据微软的报告,目前,77%左右的18-24岁的青年人在做任何事之前,首先要伸手寻找自己的手机。普利斯顿大学亚当·奥尔特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接近60%的受试者承认,他们常常依赖社交媒体,如果超过半小时不上网浏览,他们就会觉得烦躁不安,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另一项研究显示,64%的人表示,他们无法忍受没有智能手机的生活。显然,眼下许多年轻人已经被眼前的屏幕迷住了,这是一种很危险的倾向,应当警示长期注视屏幕对视力及身心健康的危害。

沉迷手机,会付出怎样的健康代价?(沉迷手机,会付出怎样的健康代价呢)

微软加拿大分公司发布的关于人类注意力的报告显示人的注意力正在降低,2000年时普通人的注意力尚能保持12秒,而到了2013年人们只能聚焦8秒。绝大多数科技产品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人的注意力。一个成功产品经理的职责就是在一个又一个的8秒之内不断释放新的刺激点,以此来吸引人们的眼球。

这些细节的改变,从医学的角度看是一种悲剧。正常状态下,人的眼睛每分钟眨动15到20次,这就是说每隔3秒眼睛就会不自主地眨一下眼,医学上称之为瞬目反应。每一次完整的瞬目过程中,上、下眼睑闭合,覆盖眼球表面,让泪液均匀地分布在角膜结膜表面,以保持他们的湿润,并使眼球得到0.2秒的休息,所以我们常说的闭目养神是有道理的。但是,现在的电子屏幕设计本身就是对眼睛的刺激,导致双眼无法实现完全的眨眼,每分钟眨眼次数减少一半,甚至减少到正常水平的1/3。更可怕的是,电子屏幕还在源源不断地跳出新的刺激点,眼球就会不自主地被吸引过去,从一个刺激点接连不断地转移到另一个新的刺激点。在这个过程中,眼睛需要持续保持睁眼状态,完全瞬目的次数明显减少,这就会导致眼睛内膜泪液分布不均匀,泪液蒸发增多。

最新研究结果发现,过度使用屏幕最终会影响泪腺分泌,泪腺分泌量减少,我们的眼睛会更容易疲劳,也更容易患干眼症,进而诱发更多的眼部疾病。这种看起来似乎并不十分严重的状态,长年累月下去终究会损伤人的视力,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全球会有超过一半的人近视,而东亚人数会更多。

太阳的光谱是一种连续的全光谱,它拥有不同波长的光,这种光源经过长距离的传递,均匀地弥散到人的眼睛上面,温和均匀地刺激视网膜细胞发育,养护眼睛。太阳光照充足的环境能形成周边离焦,减缓眼轴的伸长,还能刺激视网膜释放更多的多巴胺,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光谱均匀的日照,对眼睛具有保护作用。

沉迷手机,会付出怎样的健康代价?(沉迷手机,会付出怎样的健康代价呢)

而电子屏幕主要释放的是高频蓝光,它会明显影响或干扰我们的睡眠。许多年轻人在睡觉前刷手机,屏幕上的高频蓝光向大脑释放错误信号,提示现在是白天,严重影响人的昼夜节律,损害人们的正常睡眠。正常人的大脑从晚上9点开始分泌促进睡眠的褪黑素。如果临睡前使用发光的电子屏幕,它发射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使褪黑素的分泌周期相位迁移,增加人的警觉度。现代照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资本对于利润的追求,大大改变了工作和休息的关系,人的生产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拓展,人的睡眠不断被侵蚀和剥夺。

良好的睡眠对保障人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人在睡眠中的快速眼动时期,脑电波非常活跃,这实际是人对于白天所做事情的分析总结,对于白天所学进行回顾记忆,如果缺乏快速眼动睡眠,人们就记不住白天所做的事情。根据修护和复原理论,人在睡着以后,身体和大脑得以恢复生机,从而保持最佳效能,维持健康水平。更重要的是睡眠还可以使机体免疫力得到休息,睡眠不足会导致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支离破碎的睡眠(睡眠剥夺)会抑制人体免疫系统对早期癌细胞的检测能力,缺少睡眠还会使体内饥饿素增加,瘦素减少,从而增加人们的食欲,增加肥胖的风险。随着肥胖风险的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成倍增加。更可怕的是,睡眠障碍会使血压升高,并维持较高水平。在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基础上,还会引起缺血性心脏病,此外,还会引起更多的焦虑和抑郁。有一项调查研究发现,睡眠质量差的人,患抑郁症的几率会提高5倍。

总之,整天沉迷手机是一种不良习惯,会引发各种健康问题。我曾经总结过很多不良生活习惯对人体的危害,认为任何一种享受之后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吸烟如此,酗酒如此,沉迷手机大概也是如此。

来源:文化与健康微信公众号

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何权瀛

编辑:穆薪宇

校对:刘美琴

沉迷手机,会付出怎样的健康代价?(沉迷手机,会付出怎样的健康代价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8月9日 下午3:30
下一篇 2024年8月9日 下午3:3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