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叛逆的真相-他们成长了,而我们没有(青少年青春期叛逆)

青春期叛逆的真相:他们成长了,而我们没有(青少年青春期叛逆)

每一个看似“突然”叛逆的孩子背后,都是一次次失望累积后的爆发;

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工作赚钱,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中年父母肩膀上的四座大山,左养右学教育赖颂强建议每一个家长都要好努力,特别是在教育方面,这是家庭的传承与延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赋予家长的职责。

父母爱子,应当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愿。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

16岁的男孩刘一鸣,在外面玩到凌晨三点才回家。

客厅里,妈妈站在一旁,爸爸坐在沙发上等着他,他没说话,径直走到沙发上瘫坐着。

看他这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妈妈语重心长地教育孩子:

你看看现在几点了?这是你这个年纪的孩子该做的事情吗……

结果还没说几句,孩子就和父母大吵一架,然后摔门走出了家门。

妈妈的紧追不舍,让刘一鸣更加抗拒。

父母无法理解他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叛逆,对他束手无策,也失望至极。

只是,孩子的叛逆真的是突如其来的吗?

记得李玫瑾教授曾经说:

“未成年人的问题都是滞后的,当你发现孩子很难管的时候,其实问题早就已经出现了。”

孩子的所有行为背后,都有原因。

而那些深层次的原因,往往都是父母们忽略的一些小事。

青春期叛逆的真相-他们成长了,而我们没有(青少年青春期叛逆)

父母的情感忽视

是施加在孩子身上的冷暴力

在刘一鸣的成长过程里,父母给予了他物质,却从来没有关注过他的内心需求。

初三的时候,他被别人欺负,但是父母从来在乎过,更别说帮他出头。

从小到大,父母对他的教育,非打即骂,从来没有真心关心过他。

到现在,爸爸不仅不承认自己打骂过他,还反问:

“有几个孩子没有被家长打过?”

“我给你吃,给你穿,给你用了吧。”

但是儿子质问:

“你们给我爱了吗?”

一句声嘶力竭的反问,让父母都哑口无言。

归根结底,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忽视,才是孩子叛逆的根源。

记得《老师请回答》里,有一个男孩叫少伟。

虽然爸爸妈妈在北京忙于工作,但他成绩一直很优秀,为人也乖巧听话。

但是,六年级以后,他就开始变得越来越叛逆:不写作业、逃学,和父母吵架。

为了让少伟变好,父母尝试过让他转学到老家,见情况没有好转,又让他一个人转学到天津。

后来,少伟除了向父母开口要钱以外,几乎不愿见到自己的父母,更别说和父母交流。

你以为孩子真的不在意父母吗?

在心理老师给男孩做沙盘测试后,得出的结果截然相反。

在四个代表家庭成员的玩偶里,他选择了最小的一个玩偶代表自己。

因为他觉得,这个最小的最需要保护。

虽然他嘴上总是说爸妈只要给他钱就行,其他他能自己搞定。

但是当他自己一个人在天津生活的时候,每天晚上,他都会把家里所有灯都打开。

他也跟爸爸说过:

“我上学你们不应该陪着我、给我做早餐吗?”

他在学校不学习,不写作业,非常叛逆,也是因为只要他惹事,老师就会通知家长,他的爸爸妈妈就会出现。

给孩子做沙盘测试的老师说:

“在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背后,那都是为了要引起别人的关注。”

叛逆,不过是孩子寻求关注的最后砝码。

《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写道:

“世界上任何一个家长都有过让孩子失望的教育失误,但真正有害的,是父母的情感忽视,是对孩子的情感需求一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孩子的叛逆,问题不仅仅是行为不当,更多是内心对爱的渴求。

《解码青春期》书中就提到了一个“推压杆效应”:

当人们在坐木质的过山车时,会反复推压杆,以检验压杆安不安全。

那些叛逆的孩子,就像检查推压杆人一样,需要反复试探,才能确认父母的爱。

孩子的叛逆,问题不仅仅是行为不当,更多是内心对爱的渴求。

父母以爱之名的控制

是亲子关系的灾难

在刘一鸣的家里,妈妈是老师,爸爸是医生。

一直以来,爸爸都希望刘一鸣能去读医,继承衣钵。

所以在刘一鸣初中毕业以后,爸爸就强迫儿子去读卫校。

只是,父母规划的未来,刘一鸣不想要。

所以刘一鸣只在卫校里呆了一年就辍学了。

后来,在镜头面前,他说:

“他内心拒绝这样事情,其实就是因为内心对爸爸的抵触。”

知乎上有一个关于父母控制欲对孩子影响的问题,有一个回答是这样说的:

“我的逆反心理已经强到,如果家长用命令的语气说出什么事情,即使我明明知道是对的,也绝对不做。”

他妈妈的控制欲有多强?

从小到大,他中考高考要考什么学校,一律妈妈说了算。

就算他说自己更想去哪所学校,妈妈只会扔下一句“我都是为你好”,然后替他决定。

他曾经抗议过,然而妈妈却表示:

“你还没有分辨能力,我管着你是怕你走弯路。”

渐渐地,他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大,母子之间的嫌隙也越来越大。

妈妈让他往东,他偏往西;妈妈不让他做什么,他越要做。

明明是最亲的母子,却势同水火。

其实,孩子突如其来的叛逆,不过是攒够了对父母的不满,是压抑已久的宣泄。

在父母的控制欲下,孩子的叛逆,就是一种逃离的决心。

就像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

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就像放风筝,手上的线只拉不放,迟早会断掉。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拥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渴望掌控自己的人生,走上自己想走的路。

他们永远不是我们的附属品。

多给孩子一点喘息的机会,教育才有发挥的空间。

父母的否定

最容易让孩子自暴自弃

父母不间断的否定,也是扎在刘一鸣心里的一根刺。

初中以后,刘一鸣的成绩在学校算是中上。

但这个学习成绩,父母并不看不好。

所以在父母眼里,他就是一个做什么都做不好,做什么都做不对的人。

在他小的时候,因为一些事情和别人打架,父母也总是二话不说把责任全怪在他身上,哪怕受委屈的明明是他。

生活中,父母除了不断地否定他,几乎没有给过他一句认可和鼓励。

一个从未得到过父母肯定的孩子,最容易走上的路就是自暴自弃和叛逆。

有心理咨询师分享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女孩,从小到大,就经常被自己的妈妈说她跟猪一样笨。

刚开始的时候,她真的以为自己很笨。

但是有一天,她发现妈妈在其他人面前会夸她聪明,在她面前却会用尽最难听的话说她这不好,那不好。

比如她起晚了一点,妈妈就会说:

“你再这样你一辈子就完了。”

看她稍微多吃一点东西,妈妈就会说:

“你这样吃下去,肥得跟猪一样,谁也不要你。”

她考上了公务员,工作不错,妈妈就会说:

“你这样的人,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你在这个单位里一点出息都没有。”

她知道妈妈希望她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但是这些伤人的话,让她产生了报复心理。

她要通过毁掉自己的方式,报复妈妈。

所以她开始胡吃海喝,让自己变得很胖;她辞掉工作,天天在妈妈面前晃悠。

她把妈妈对她的负面反馈,统统坐实。

看到妈妈痛心疾首、气愤不已的样子,她内心觉得很痛快。

当父母用指责、抱怨、挖苦、嘲笑等各种语言暴力当作一种教育孩子的工具时,孩子也会用一种极度消极的手段回击。

而孩子最常用的回击手法,就是坐实一切“罪名”,想方设法毁掉父母心目中想要的自己。

这份叛逆,既是对父母的折磨,同时也是警告。

语言,是有力量的。

它可以是攻击他人的武器,也可以是让人向上的营养。

当我们在表达对孩子的期待时,只有好话好说,才能够把话真正说进孩子心里。

让孩子接收到父母的爱和肯定,孩子才会给我们想要的回应。

孩子的叛逆,固然让人又气又怕,但这个结并不是死结。

而关键,就在父母的行动中。

  • 让孩子感觉到爱,才是教育的基础

看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把大锁挂在大门上,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无法将它撬开。后来钥匙来了,它只轻轻一开,大锁就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

“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

“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学会倾听孩子的话,走进孩子的心,让孩子卸下心防,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 守住孩子的自尊,才能守住孩子的心

知乎上曾经有人问,为什么父母一说教,孩子就怼骂?

其中有个回答是这样说的:

“不是因为孩子叛逆偏激,所以不能跟父母好好说话。

而是父母从一开始就带着指责的口吻去批判孩子。

孩子不是傻的,不会任由责骂而不反抗。”

所有的尊重都是相互的。

我们期待孩子以什么方式和态度对待我们,我们就首先以这种方式和态度对待孩子。

  • 多关注孩子的动态,才能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及时阻止

有些叛逆,会藏在安静沉默的背后。

孩子的一些异常举动,背后往往都代表着一种不良的改变。

所以父母要多留心孩子的一样举动,不要因为孩子太乖就忽略了他们的异常行为。

  • 无论什么时候,都一定要把孩子当大人看

心理学家、哲学家弗洛姆说过:

“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然而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

父母若总是以统治者的姿态来控制孩子,孩子表面上可能会暂时臣服,但内心也锁上了一个真实扭曲的灵魂。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会有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只有当我们把孩子当成大人来看待的时候,孩子才会真正地变成一个成熟懂事的人。

先有爱,才有育。

爱永远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没有一个孩子的叛逆,是突如其来的。

也没有一个孩子的叛逆是无药可救的。

很多时候,都是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使用了错误的教育方式,才导致孩子把“叛逆”当成了保护自己的武器。

其实,每个叛逆的孩子就像是长满刺的小刺猬,表面看充满攻击性,其实内心很柔软。

他们永远希望被关注,被理解,被爱。

点个“赞吧”,只有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内心,才真正拥有教育孩子的资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9291810@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7日 上午3:57
下一篇 2022年7月17日 上午5:01

相关推荐

  • 高三的孩子玩手机对亲情冷血

    高三的孩子正处于人生中备战高考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准备考试。然而,由于学习压力和备考的紧张氛围,一些学生可能会开始疏远自己的家人,沉迷于手…

    孩子教育 2023年5月31日
  • 小孩子玩手机中风

    小孩子玩手机中风 1、模仿大人 现在,很多小孩子玩手机的情况非常普遍,大人都经常低头看手机,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长此以往,小孩子的眼睛就会发育成近视眼。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

    孩子教育 2023年3月24日
  • 控制孩子玩手机

    控制孩子玩手机,但是现在孩子却是越来越有瘾,天天都会拿着手机玩,完全可以把手机当做是对外界的一种无法抗拒的依赖。 尽管如此,作为父母,作为家长的我们,一定要限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并…

    孩子教育 2023年3月13日
  • 孩子吃饭玩手机该不该管

    孩子吃饭玩手机该不该管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吃饭时间,孩子也喜欢拿着手机玩游戏或者看视频,这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饮食习惯都有一定影响。那么,…

    孩子教育 2023年5月30日
  • 青春期孩子叛逆期怎么沟通

    青春期是孩子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同时也是孩子向成人过渡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独立性,并开始尝试掌控自己的生活。同时,他们也逐渐接触到更多的社会…

    孩子教育 2024年2月12日
  • 男孩子的叛逆怎么解决

    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叛逆期,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这个时期,男孩子可能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不听家长的话、不愿意遵守规矩等行为,这让家长们感到十分烦恼。那么,男孩子的叛逆怎…

    孩子教育 2023年11月22日
  • 孩子玩手机成瘾怎么戒掉

    孩子玩手机成瘾已经成为许多家庭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适度的娱乐活动可以帮助孩子放松身心,但是过度的依赖手机会导致孩子缺乏社交技能、注意力不足、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戒…

    孩子教育 2023年5月26日
  • 幼儿园中班心理健康案例

    幼儿园中班心理健康案例 幼儿园中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逐渐认识周围的世界,并且开始建立起自己的情感和性格。然而,在这个年龄段,一些孩子可能会面临一…

    孩子教育 2024年2月28日
  • 如何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观后感

    如何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呢?我认为,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措…

    孩子教育 2024年2月27日
  • 孩子玩手机上瘾怎么办观后感

    孩子玩手机上瘾怎么办观后感:心静如水,因势利导 1、 反思自己,因势利导。 谈心之前,先把自己置身于与孩子平等的状态,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目前在帮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基本上…

    孩子教育 2023年3月14日